[发明专利]双线矿山法地铁隧道斜井进正洞结构及其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0300.1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5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裴利华;周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线 矿山 地铁 隧道 斜井 进正洞 结构 及其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指提供一种双线矿山法地铁隧道斜井进正洞结构及其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地铁区间隧道一般采用盾构法施工,采用矿山法施工的地铁区间隧道相对盾构法较少,且由于区间隧道一般较短,采用矿山法施工时,较少设置辅助坑道,其它类似工程设置斜井时,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处施工极其复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线矿山法地铁隧道斜井进正洞结构及其工艺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应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线矿山法地铁隧道斜井进正洞结构,包括撑持斜井的第一支护墙和撑持正洞的第二支护墙以及斜井延伸并与正洞形成交叉的交汇部,其中:斜井邻近交汇部的顶部向上倾斜拓展至交汇部,交汇部的高度大于正洞高度;交汇部具有第三初期支护结构,第三初期支护结构与第二支护墙形成空间,空间及邻近交汇部的斜井均采用浆砌片石回填。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第一支护墙包括第一初期支护结构和第一二次衬砌结构,其中第一初期支护结构以包围第一二次衬砌结构的形式设置;第二支护墙包括第二初期支护结构和第二二次衬砌结构,其中第二初期支护结构以包围第二二次衬砌结构的形式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支护结构及第一、第二二次衬砌结构分别具有内、外围面,其中第一初期支护结构的内围面与第一二次衬砌结构的外围面相结合,使得第一初期支护结构与第一二次衬砌结构形成一体;第二初期支护结构的内围面与第二二次衬砌结构的外围面相结合,使得第二初期支护结构与第二二次衬砌结构形成一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第二支护墙包括拱顶、拱底及其拱顶与拱底相连而形成的隧道,在隧道内设有中隔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拱顶断面为半圆形,拱底断面为半椭圆形,其中拱顶断面的半圆形的直径等于拱底断面的半椭圆形长轴。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应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线矿山法地铁隧道斜井进正洞工艺方法,包括撑持斜井的第一支护墙和撑持正洞的第二支护墙以及斜井延伸并与正洞形成交叉的交汇部,其中:所述的工艺方法包括:
步骤一:斜井施工包括砼砌第一支护墙并逐步推进至邻近交汇部,邻近交汇部的斜井与正洞垂直,其所包含的第一支护墙向上倾斜拓展至交汇部的高度;
步骤二:交汇部藉由第三初期支护结构撑持,在交汇部对应正洞贯穿位置开设新断面,新断面采用台阶法施工并连贯正洞,正洞所包含的第二支护墙采用分段推进方式进行,包括在新断面及交汇部中穿越推进,第二支护墙穿越交汇部并与第三初期支护结构形成空间;
步骤三:采用浆砌片石回填空间后,对邻近交汇部的斜井也采用浆砌片石回填,藉此在封闭交汇部的同时强化其保护力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第一、第二支护墙均包括第一、第二初期支护结构和第一、第二二次衬砌结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第一、第二二次衬砌结构为采用衬砌台车施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通过矿山法施工交汇部及正洞,会在交汇部产生的空间,其采用浆砌片石回填,不但简化了施工手段,而且加快了施工进程,达成了缩减工期,降低成本的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斜井进正洞之交汇部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斜井进正洞之交汇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斜井进正洞之交汇部另一视角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斜井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0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纹钢隧道初期支护结构
- 下一篇:冻结造孔随钻刮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