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线矿山法地铁隧道斜井进正洞结构及其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0300.1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5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裴利华;周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线 矿山 地铁 隧道 斜井 进正洞 结构 及其 工艺 方法 | ||
1.一种双线矿山法地铁隧道斜井进正洞工艺方法,包括双线矿山法地铁隧道斜井进正洞结构,该结构包括撑持斜井的第一支护墙和撑持正洞的第二支护墙以及斜井延伸并与正洞形成交叉的交汇部,其中斜井邻近交汇部的顶部向上倾斜拓展至交汇部,交汇部的高度大于正洞高度;交汇部具有第三初期支护结构,第三初期支护结构与第二支护墙形成空间,空间及邻近交汇部的斜井均采用浆砌片石回填;第二支护墙包括拱顶、拱底及其拱顶与拱底相连而形成的隧道,在隧道内设有中隔墙,拱顶断面为半圆形,拱底断面为半椭圆形,拱顶断面的半圆形的直径等于拱底断面的半椭圆形长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方法包括:
步骤一:斜井施工包括砼砌第一支护墙并逐步推进至邻近交汇部,邻近交汇部的斜井与正洞垂直,其所包含的第一支护墙向上倾斜拓展至交汇部的高度;
步骤二:交汇部藉由第三初期支护结构撑持,在交汇部对应正洞贯穿位置开设新断面,新断面采用台阶法施工并连贯正洞,正洞所包含的第二支护墙采用分段推进方式进行,包括在新断面及交汇部中穿越推进,第二支护墙穿越交汇部并与第三初期支护结构形成空间;
步骤三:采用浆砌片石回填空间后,对邻近交汇部的斜井也采用浆砌片石回填,藉此在封闭交汇部的同时强化其保护力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矿山法地铁隧道斜井进正洞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护墙包括第一初期支护结构和第一二次衬砌结构,其中第一初期支护结构以包围第一二次衬砌结构的形式设置;第二支护墙包括第二初期支护结构和第二二次衬砌结构,其中第二初期支护结构以包围第二二次衬砌结构的形式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线矿山法地铁隧道斜井进正洞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初期支护结构及第一、第二二次衬砌结构分别具有内、外围面,其中第一初期支护结构的内围面与第一二次衬砌结构的外围面相结合,使得第一初期支护结构与第一二次衬砌结构形成一体;第二初期支护结构的内围面与第二二次衬砌结构的外围面相结合,使得第二初期支护结构与第二二次衬砌结构形成一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线矿山法地铁隧道斜井进正洞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二次衬砌结构为采用衬砌台车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03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纹钢隧道初期支护结构
- 下一篇:冻结造孔随钻刮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