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功率宽带光电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6076.9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7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秦际良;贾晓军;靳晓丽;彭堃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5/30 | 分类号: | G01D5/30;G01J1/4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宽带 光电 探测器 | ||
1.一种微功率宽带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PIN光电二极管(1),PIN光电二极管(1)的正极分别连接有高频耦合电容(5)和阻高频元件(6);高频耦合电容(5)另一端连接有高频跨阻放大电路(2),高频跨阻放大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有高频反相比例放大电路(3),高频反相比例放大电路(3)的输出端作为AC端;阻高频元件(6)的一端与PIN光电二极管(1)的正极相连接,阻高频元件(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低频直流放大电路(4)和取样电阻(7),低频直流放大电路(4)的另一端作为DC端;取样电阻(7)的另一端接地;当光场入射到PIN光电二极管(1)后,PIN光电二极管(1)将光信号转换成相对应的光电流信号,光电流信号经高频耦合电容(5)和阻高频元件(6)分成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两部分;所述高频信号为频率范围>MHz的交流信号,所述低频信号为频率范围<MHz的低频直流信号;高频信号经高频耦合电容(5)耦合,再经高频跨阻放大电路(2)和高频反相比例放大电路(3)放大,由AC端输出;低频直流信号经阻高频元件(6),并经取样电阻(7)获得电压信号,再经低频直流放大电路(4)放大,由DC端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功率宽带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IN光电二极管(1)采用加反偏电压后结电容小于5pF的光电二极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功率宽带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跨阻放大电路(2)包括TI公司生产第一放大芯片OPA847;高频耦合电容(5)接第一放大芯片OPA847的引脚2,第一放大芯片OPA847的引脚3顺次连接有串联的电容C4和磁珠bead2,第一放大芯片OPA847的引脚3还连接有电阻R2,磁珠bead2与R2均接地;第一放大芯片OPA847的引脚2与引脚6之间连接有相串联的反馈电容C5和C6,引脚2与引脚6之间还连接有跨阻R5;第一放大芯片OPA847的引脚4和引脚7分别接经过旁路滤波和去耦的-5V、+5V电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功率宽带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反相比例放大电路(3)包括一个TI公司产的第二放大芯片OPA847;高频跨阻放大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入电阻R7,R7另一端接第二放大芯片OPA847的引脚2;第二放大芯片OPA847引脚3接与R7取值一样的电阻R9,R9另一端接地;第二放大芯片OPA847的引脚2和引脚6之间连接有反馈电阻R11,引脚2和引脚6之间还连接有串联的反馈电容C7和C8,第二放大芯片OPA847的引脚6再接10nF电容C9和50Ω电阻50R输出。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功率宽带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高频元件(6)由330uH电感、100uH电感和磁珠Bead3串联组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功率宽带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频直流放大电路(4)包括低噪声低偏置放大芯片OP27,放大芯片OP27引脚3连接有10KΩ电阻R4,R4电阻另一端接在取样电阻(7)和阻高频元件(6)之间,放大芯片OP27引脚2连接有一个接地电阻R3,放大芯片OP27的引脚2与引脚6之间连接有反馈电阻R6,引脚6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8和输出电阻R10输出,放大芯片OP27引脚4、7分别接-15V、+15V经过旁路滤波的电源。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功率宽带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电路均印刷在PCB板上, PCB板设计采用双面板并铺地,避免两面平行走线,在芯片下面及背面都不铺地,信号走线均宽为50mil,信号走线背面不铺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功率宽带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抗电磁干扰设计,将PCB板装在抗电磁屏蔽金属盒内,输出信号与BNC接口采用同轴线相连;并采用锂电池作电源供电,电源线用同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60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