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形镍钴铝氢氧化物前驱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5392.4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9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超;杨顺毅;黄友元;任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53/04 | 分类号: | C01G53/04;H01M4/525;H01M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镍钴铝 氢氧化物 前驱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二次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形镍钴铝氢氧化物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绿色环保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3C、动力及储能领域。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量密度更高、体积更小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愈发迫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主要取决于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目前,锂离子负极材料的比容量相较于正极材料已高出很多,因此,正极材料已成为制约锂离子电池能量提升的主要瓶颈。
目前,已经商业化的正极材料主要有LiCoO2、LiMn2O4、LiFePO4、LiNixCoyMnzO2和近两年兴起的LiNi0.8Co0.15Al0.05O2(NCA)正极材料。其中LiCoO2能量密度较高,但钴资源匮乏且价格昂贵,LiMn2O4和LiFePO4价格便宜,但能量密度太低,LiNixCoyMnzO2能量密度适中,而富镍NCA正极材料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放电克容量>200mAh/g),价格适中,是一中极具发展潜力的高容量正极材料,现已成功运用于特斯拉电动汽车。
合成NCA的主要方法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
固相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但镍钴铝不能达到原子级别的均匀混合,导致产品电化学性能差;溶胶-凝胶法合成工艺复杂,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共沉淀法工艺相对简单,合成的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目前是合成NCA前驱体的重要方法。但在镍、钴、铝离子共沉淀过程中,由于铝离子沉淀速度是镍、钴离子的1018倍(镍、钴、铝溶度积:Ksp[Ni(OH)2]=2.0×10-15;Ksp[Co(OH)2]=1.6×10-15;Ksp[Al(OH)3]=1.9×10-33;),镍、钴离子先与碱液中的氨水形成络合物,然后再与NaOH反应形成沉淀,而铝离子直接与氢氧化钠反应,一步形成大量Al(OH)3絮状沉淀,这样就造成镍、钴、铝离子不能同时均相沉淀,前驱体晶格有序性变差,一次颗粒杂乱无章,二次颗粒球形度很差,振实密度变低,最终影响NCA产品的加工性能和电化学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共沉淀法中的问题,CN 102244239A提出镍、钴锂离子与铝离子分开沉淀的方案,以避免铝离子对制备NCA前驱体的影响,但是核-壳结构的NCA材料,在后期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会造成核-壳分离,严重影响电池循环性能;另外,核-壳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CN 103094546A提出用偏铝酸钠为铝源,偏铝酸根虽然在反应过程中能够缓慢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达到与镍、钴离子均相沉淀,但是,偏铝酸钠水溶液不稳定,容易析晶,一方面造成铝的损失,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容易造成铝盐进料管堵塞,给工艺控制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发镍钴铝氢氧化物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制备镍钴铝氢氧化物前驱体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如,铝离子沉淀速度过快,不能与镍、钴离子形成均相共沉淀,进而导致镍钴铝氢氧化物前驱体晶格有序性变差,球形度不好,振实密度低,铝元素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镍钴铝氢氧化物前驱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使铝离子与镍、钴离子形成均相共沉淀,制备的镍钴铝氢氧化物前驱体球形度好、振实密度高,且铝元素分布均匀,同时制备工艺更简单,也不存在堵塞管道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球形镍钴铝氢氧化物前驱体的制备方法,采用聚氯化铝作为铝源,降低铝离子沉淀速度。聚氯化铝水溶液呈酸性,铝在溶液中以铝的聚合物形式存在(单聚体铝、二聚铝、体型十三聚铝),当聚氯化铝溶液进入反应体系时(pH>10),此时铝聚合物结构破坏,开始释放铝离子,并与溶液中的OH-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有效降低铝的沉淀速度,达到镍钴铝三者同时沉淀,从而使制得产物中铝元素分布更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53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菌滤芯
- 下一篇:从盐酸酸洗废液中回收氯化亚铁晶体和盐酸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