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头插脚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2002.8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7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正好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16 | 分类号: | H01R43/16;H01R13/03;H01R1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4 | 代理人: | 罗崇保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插脚 红铜 粗胚 压铸成型 制造工艺 熔融 锌块 制备工艺技术 安全性能 表面电镀 成型材料 成型模具 导电性能 电能损耗 加工性能 电镀 表面镀 导电率 电镀镍 金属锌 抗氧化 重金属 插脚 镀镍 铅镉 生产成本 送入 环保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插脚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插头插脚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压铸成型,首先将锌块熔融,然后将熔融的锌块送入成型模具内,压铸成型为插头插脚的粗胚;2)电镀红铜,在步骤1所得的插头插脚的粗胚的外表面镀上一层红铜;3)电镀镍,在步骤2中表面镀有红铜的插头插脚的粗胚表面再镀上一层镍,即得所需的插头插脚,使用金属锌为主体成型材料,在锌的表面电镀一层红铜,红铜纯度高,铜含量可以达到99.9%以上,几乎不含铅镉等重金属,更环保,在保证了优良的加工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导电性能,导电率可以达到30‑35%,减少了电能损耗,而且锌的价格远低于铜的价格,降低了生产成本,最后镀镍抗氧化,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脚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插头插脚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插头插脚都是使用黄铜为原料压铸而成,黄铜为主要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其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铅和镉,以此来增强其硬度、强度及耐化学腐蚀性能,而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使用黄铜制备的插头插脚的导电率通常为25%左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急需提供插头插脚制造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插头插脚制造工艺,制备的插头插脚的导电率达到30-35%,导电性更好,电阻更低,而且不含铅镉,更环保,工艺简单,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插头插脚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压铸成型
首先将锌块熔融,然后将熔融的锌块送入成型模具内,压铸成型为插头插脚的粗胚;
2)电镀红铜
在步骤1所得的插头插脚的粗胚的外表面镀上一层红铜;
3)电镀镍
在步骤2中表面镀有红铜的插头插脚的粗胚表面再镀上一层镍,即得所需的插头插脚。
具体地,所述步骤1中的锌块熔融温度介于400-450℃之间。
具体地,所述步骤2中的电镀红铜过程如下,首先将插头插脚的粗胚用硫酸除油污除锈,水洗,烘干,最后置于铜电镀液中镀红铜。
具体地,所述铜电镀液包括硫酸铜、氯化铜及硫酸。
具体地,所述硫酸铜的浓度介于50-100g/L,所述硫酸的浓度介于150-250g/L,所述氯化铜的浓度介于20-50g/L,所述电镀液的pH介于0.1-4之间,电镀槽的温度介于20-50℃之间,电镀时间介于3-6h之间。
具体地,所述步骤3中的电镀镍过程如下,首先将镀有红铜的插头插脚的粗胚用水洗,烘干,最后置于镍电镀液中镀镍。
具体地,所述镍电镀液包括硫酸镍、氯化镍和硼酸。
具体地,所述硫酸镍的浓度介于60-120g/L,所述硼酸的浓度介于110-220g/L,所述氯化镍的浓度介于25-55g/L,所述电镀液的pH介于0.1-5之间,电镀槽的温度介于20-50℃之间,电镀时间介于0.5-2h之间。
具体地,所述红铜的厚度介于0.05-0.2mm之间。
具体地,所述镍的厚度介于4-10μ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正好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正好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2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