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茶树红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61528.4 申请日: 2015-02-06
公开(公告)号: CN104605041A 公开(公告)日: 2015-05-13
发明(设计)人: 温顺位;徐代刚;刘学;肖仕梅 申请(专利权)人: 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A23F3/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54399 贵州***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茶树 红茶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古茶树红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是茶文化当中的主要茶品。红茶的产地主要有中国、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等。

红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生产出来的;比绿茶多了一个发酵的过程。发酵是指茶叶在空气中氧化,发酵作用使得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单宁酸减少,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和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芳香物质。因此,红茶的茶叶呈乌褐色,或乌褐色中参杂着嫩芽的金黄色;茶汤的呈红色;香气扑鼻;由于少了苦涩味,因而味道更香甜、醇厚。

古茶树是指存活百年以上的茶,在云南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贵州习水茶区等地有古茶树群落,数量稀少。古茶树根植较深,不需要人工浇水施肥,所有的所需水分及营养都是靠树根的自身去完成,因此茶叶本身所含的矿物质相对比较高。古茶树的根部深入土壤,更利于吸收地下深层土壤的养分,并转化为营养物质,因此古茶树内含物质丰富,古茶树叶也因此更加的耐泡,更具香气,滋味醇厚,回甘生津,相较于其它茶而言,无需施肥,更天然。

现有技术具有多种红茶,其加工方法各不相同,红茶口感、品质也不同,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未有古茶树的茶叶制作的红茶,以为了满足人们对不同红茶的需求,在此领域,在不断探索开发新的红茶,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古茶树红茶的加工方法,此加工方法制得的古茶树红茶香味更浓,香气种类更丰富,滋味更加鲜爽甜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古茶树红茶的加工方法,采用梵净山区域树龄在100年以上的野生型或栽培型古茶树嫩叶为原料,包括按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

步骤[1]茶树鲜叶采摘:采摘的嫩度为一芽二叶,采摘时要求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采雨水叶、露水叶、病虫叶,用手工提采,不得捋采和抓采;

步骤[2]萎凋:控制萎凋室温度在25-30℃,将采摘的茶树鲜叶摊放于萎凋槽中自然萎凋,摊放厚度6-8cm,萎凋时间为5-6小时,每隔2小时用手轻轻翻动一次,以不损伤芽叶为宜;

步骤[3]摇青:摇青分三次进行,将萎凋后的茶鲜叶放入摇青机进行摇青工序,摇青机转速控制在10r/min,每次摇青结束后下机进行摊放,摊放厚度为5-10厘米,第一次摇青时间为3-4分钟,下机摊放90分钟;第二次摇青5-6分钟,下机摊放120分钟;第三次摇青5-6分钟,下机摊放120分钟;

步骤[4]揉捻:揉捻过程中,加压方式按照不加压5分钟、轻压20分钟、中压25分钟、重压10分钟、轻压5分钟、不加压5分钟的揉捻顺序进行;

步骤[5]解块:揉捻叶下机后,采用手工或解块机进行解块处理,使揉捻叶均匀散开,保证发酵均匀度;

步骤[6]发酵:将解块后的揉捻叶送入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室温度控制为24±2℃,相对湿度≥95%,发酵盘装叶厚度8cm~12cm,装叶完毕后,用湿布覆盖发酵盘,发酵时间为4-6小时;

步骤[7]干燥:将发酵适度的茶叶平摊于链板烘干机上,摊叶厚度2-3厘米,毛火干燥,温度110-120℃,干燥时间10-15min,毛火干燥完毕后下机冷却,摊凉40-50分钟后进行足火干燥,足火温度90-100℃,摊叶厚度3-4厘米,干燥时间10-15min,下机后摊凉5-6h;

步骤[8]炭焙:采用无烟木炭进行炭焙提香,将木炭烧红,保持无烟状态,烘笼温度控制在70-80℃,摊叶厚度8-10cm,先敞开烘笼烘焙1-1.5h,再将烘笼部分盖封烘1-1.5h,然后烘笼全部盖封烘焙1.5-2h。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传统红茶以人工茶园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加工工艺制得,在本发明方法中,传统工艺基础上,还在萎凋工艺后增加了三次摇青步骤,结合乌龙茶摇青工艺,使茶叶在摇青过程中相互摩擦,叶边缘细胞破碎,加速了茶多酚等物质的氧化反应,促进了茶叶内的芳香物质转化;同时在干燥后采用炭焙,在低温长时间的环境下,形成了红茶更加甜醇的滋味特征。因此与传统红茶相比,使用本发明的原料及加工方法制得的红茶花果香味更浓,香气种类更丰富,滋味更加鲜爽甜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提供一种古茶树红茶的加工方法,采用梵净山区域树龄在100年以上的野生型或栽培型古茶树嫩叶为原料,包括按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未经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15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