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外防护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53273.7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7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章沈强;陆利强;高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00 | 分类号: | F02B77/00;A01B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防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外防护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发动机外防护罩布置方式分两种,一是只在机器的最前方设置一体式防护罩;二是在发动机右侧设置一防水箱烫伤的防护罩,左侧设置一防与皮带轮接触的固定式防护罩。
对于发动机外防护罩分两侧设置的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右侧因水箱外凸,基本与机器右侧履带外边持平,为尽量减少右凸量,防护装置必须非常紧凑;左侧基本无零件,所需防护意外与之接触的带轮普遍设置在机器中间,但为让外观基本保持对称,普遍采用封闭式固定外罩,热空气扩散被挡,散热效果差;2.左侧普遍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维护保养不方便;3.左右防护的功能不一样,空间位置相差很大,很难设计成对称、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防护外罩,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外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罩、右罩和上罩,左罩设置在发动机的左侧,右罩设置在发动机的右侧,上罩设置在发动机的上方,上罩的左侧紧邻左罩的右侧,上罩的右侧紧邻右罩的左侧,所述左罩和右罩上均设有可开闭的开口;
所述左罩包括左防护罩和左外防护罩,所述右罩包括右防护罩和右外防护罩,所述左、右防护罩均为纵向截面均为“n”形的具有前、上、后表面的三面结构,所述左、右外防护罩为板形,所述左、右外防护罩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左、右防护罩的左、右两侧,左、右外防护罩与于左、右防护罩配合,分别形成前、后、上、左表面封闭的左罩和前、后、上、右表面封闭的右罩,所述上罩包括上护板和下护板,所述下护板为一平板状结构,所述上护板的纵向截面为“n”形,具有前、上、后三个表面,所述上护板的后表面与左防护罩及右防护罩的后表面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面,所述上护板的前表面下沿可拆卸的连接在发动机的外框架上,下护板的前沿与发动机外框架的上横梁采用可拆卸的销轴连接,使得下护板可以向前翻起,下护板的后沿与上护板的前表面下沿紧密相邻;
所述上罩的下护板上表面设置一座椅,所述座椅可连同下护板一起向前翻起;
所述左罩上设置有左扶手杆,所述左扶手杆沿左罩的上表面和前表面弯曲,左扶手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罩的上表面和前表面上;所述右罩上设置有右扶手杆,所述右扶手杆沿右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弯曲,右扶手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罩的上表面和前表面上;
所述左防护罩后部纵向边缘设置有铰链套,左外防护罩上设置有铰链销,左防护罩与左外防护罩通过铰链套、铰链销配合连接,使得左外防护罩可沿其连接处开合;所述右防护罩后部纵向边缘设置有铰链套,右外防护罩上设置有铰链销,右防护罩与右外防护罩通过铰链套、铰链销配合连接,使得右外防护罩可沿其连接处开合;
所述左防护罩的前部边缘设置有一活动扣,其与左外防护罩上设置的固定扣板配合,控制左防护罩与左外防护罩的开合或锁闭状态;所述右防护罩的前部边缘设置有一活动扣,其与右外防护罩上设置的固定扣板配合,控制右防护罩与右外防护罩的开合或锁闭状态;
所述左罩底部前端,连接有左踏板,左踏板延左罩的底部前端向前方延伸,右罩底部前端,连接有右踏板,右踏板延右罩的底部前端向前方延伸。
所述左外防护罩和右外防护罩为筛网结构。
本发明的发动机防护外罩,既有效的把左右罩壳固定在发动机的左右两侧,又能方便的安装和拆卸,扶手的设计,增强了人机关系,上下车方便、安全,左右罩采用侧向打开的方式并使用铰链连接,使得开启方便;左右罩与发动机留有比较大的空隙,外防护罩采用筛网的形式,使得散热效果好,下护板连同设置在其上的座椅可以向前翻起。
附图说明
图1为发动机外防护罩整体安装结构图,
图2为发动机外防护罩整体安装左视图,
图3为动机外防护罩的右罩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2、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32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