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清淤装置及其清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1051.1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4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亮;张正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创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清淤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治理,是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及其清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节奏的加快,环境污染的问题一直是当下热门的主题,尤其是河流河道的治理,例如淤泥治理,因范围广,集中整治较为困难,时间长。现有措施通常是人工配合设备进行清淤操作,常用的设备有污泥泵等,借助船只或诸如此类的设备载体沿河道河流方向进行清淤操作,不仅费时费力,且清淤较难全面,仍无法达到较好的清淤效果。在面对较浅的河流河道时,更是较难借助于外部清淤设备,依靠人工清淤工作量过大,均不理想。为此,有待设计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及其清淤方法,使其解决现有河道清淤较为困难,清淤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河道清淤装置是通过在河床的两侧河岸之间开设沟槽,沟槽两端分别设置检修井和污泥井,沟槽的槽内与检修井、污泥井内部对应相通。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沟槽内设有沿沟槽滑动的铲泥车,铲泥车前端的铲泥口朝向所述污泥井;所述检修井与污泥井两者之间沟槽顶部设置有带动铲泥车沿沟槽往复滑动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传动带;所述铲泥车顶部位于铲泥车重心后侧的位置活动连接固定件,该固定件一端固定连接传动带,另一端与铲泥车顶部活动连接,该活动连接是指铲泥车滑动至其重心脱离沟槽进入污泥井时,铲泥车相对固定件翻转至向污泥井内倾倒污泥的状态。通过该种结构,利用沟槽结构起到污泥沉积的作用,通过在沟槽内设置铲泥车,利用铲泥车在沟槽内滑动即可实现污泥铲除收集的操作。并将污泥排放至污泥井,以方便统一收集处理,不仅省时省力,节约成本,提高了污泥清除的效率,且污泥集中清理,不易扩散,清理较为全面,效果较好。
所述沟槽相对于河床的河流方向呈倾斜设置,且沿倾斜方向,沟槽的上游边低于沟槽的下游边,沟槽上游边的上游端设置所述检修井,沟槽下游边的下游端设置所述污泥井;沿河床河流方向,前一沟槽的下游边高于后一沟槽的上游边。通过该种沟槽结构,有利于污泥沉积,减少下游污泥沉积,从而方便污泥集中整治。
所述铲泥车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沟槽的槽底设有与滚轮配合的滑轨。通过该结构,提高铲泥车在沟槽内滑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所述铲泥车的前端底部及后端底部均设置呈倾斜,并与所述沟槽的槽底贴合,所述滚轮位于铲泥车两倾斜端之间。通过该结构,减少淤泥进入铲泥车滚轮所在位置,提高滚轮滚动的灵活性。
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伺服电机、传动轮、导向轮,由伺服电机通过传动轮间接传动连接传动带,所述导向轮对传动带导向。利用伺服电机的精确控制,使得带轮按规定行程实现往复运动,较为方便、可靠。
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手摇机构,即手动控制传动带传动,且所述沟槽两端设有对铲泥车行程限位的限位部。手摇机构可作为应急使用,同样能实现铲泥车的铲泥操作。
所述污泥井内底部设计成锥形槽,且设有排污的污泥泵。通过设置锥形槽,方便污泥井内的污泥沉淀,污泥泵即用于将污泥井内污泥排出。
所述沟槽相接检修井的一端延伸至检修井内,且延伸长度至少放置一辆所述铲泥车。通过该结构,提高铲泥车的有效铲泥行程。检修井底部设有储泥槽,通过该储泥槽用于收集铲泥车由污泥井端向检修井端运动时,铲泥车后部推动形成的污泥。
所述铲泥车顶部位于铲泥车重心前侧的位置固定连接一磁块,对应的所述传动带固定连接有与该磁块吸合的导磁块,且磁块与导磁块吸合后,靠近铲泥车前端的一侧形成圆弧槽口,对应的所述污泥井内设有在铲泥车滑动至其重心脱离沟槽进入污泥井时,与该弧形槽口撞击使导磁块与磁块分离的撞击块。通过该种结构,利用磁块与导磁块的相吸作用,使得铲泥车重心脱离沟槽进入污泥井时,不会立即翻转,待撞击块将磁块与导磁块撞开后,铲泥车在重力作用下翻转,配合惯性力,改善铲泥车倾倒淤泥的效果,使得淤泥倾倒更为充分,减少残留。
该河道清淤装置的清淤方法是:由所述传动带带动所述铲泥车沿所述沟槽的检修端滑动至污泥井一端,滑动过程中,铲泥车的铲泥口铲起沟槽内的污泥,并将污泥收集至铲泥车内;待铲泥车滑动至铲泥车重心脱离沟槽进入污泥井时,铲泥车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件活动部位翻转至倾倒污泥的状态,污泥自动落入污泥井中,即完成一次清淤操作。操作过程较为简单。
本发明结构较为简单,河道淤泥清除较为方便,省时省力,清淤效果好,效率高,适合作为各类河道淤泥清除装置使用,或同类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河道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沟槽在河道连续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创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创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1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