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清淤装置及其清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1051.1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4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亮;张正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创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清淤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该装置是通过在河床(5)的两侧河岸(1)之间开设沟槽(2),沟槽两端分别设置检修井(4)和污泥井(3),沟槽的槽内与检修井、污泥井内部对应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2)内设有沿沟槽滑动的铲泥车(7),铲泥车前端的铲泥口(701)朝向所述污泥井(3);所述检修井(4)与污泥井两者之间的沟槽顶部设置有带动铲泥车沿沟槽往复滑动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传动带(8);所述铲泥车顶部位于铲泥车重心后侧的位置活动连接固定件(13),该固定件一端固定连接传动带,另一端与铲泥车顶部活动连接,该活动连接是指铲泥车滑动至其重心脱离沟槽进入污泥井时,铲泥车相对固定件翻转至向污泥井内倾倒污泥的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2)相对于河床(5)的河流方向呈倾斜设置,且沿倾斜方向,沟槽的上游边(201)低于沟槽的下游边(202),沟槽上游边的上游端(203)设置所述检修井(4),沟槽下游边的下游端(204)设置所述污泥井(3);沿河床河流方向,前一沟槽的下游边高于后一沟槽的上游边。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泥车(7)底部设有滚轮(702),所述沟槽(2)的槽底设有与滚轮配合的滑轨(6)。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泥车(7)的前端底部及后端底部均设置呈倾斜,并与所述沟槽(2)的槽底贴合,所述滚轮(702)位于铲泥车两倾斜端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伺服电机(11)、传动轮(10)、导向轮(9),由伺服电机通过传动轮间接传动连接传动带,所述导向轮对传动带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手摇机构,即手动控制传动带传动,且所述沟槽(2)两端设有对铲泥车(7)行程限位的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井(3)内底部设计成锥形槽,且设有排污的污泥泵(12)。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2)相接检修井(4)的一端延伸至检修井内,且延伸长度至少放置一辆所述铲泥车(7);检修井底部设有储泥槽(401)。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泥车(7)顶部位于铲泥车重心前侧的位置固定连接一磁块(15),对应的所述传动带(8)固定连接有与该磁块吸合的导磁块(14),且磁块与导磁块吸合后,靠近铲泥车前端的一侧形成圆弧槽口,对应的所述污泥井内设有在铲泥车滑动至其重心脱离沟槽进入污泥井时,与该弧形槽口撞击使导磁块与磁块分离的撞击块(16)。
10.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清淤装置的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传动带(8)带动所述铲泥车(7)沿所述沟槽(2)的检修井端滑动至污泥井端,滑动过程中,铲泥车的铲泥口(701)铲起沟槽内的污泥,并将污泥收集至铲泥车内;待铲泥车滑动至铲泥车重心脱离沟槽进入污泥井(3)时,铲泥车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件(13)活动部位翻转至倾倒污泥的状态,污泥自动落入污泥井中,即完成一次清淤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创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创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10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