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侧围加强及保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47752.8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0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倪晋挺;胡新林;徐亚伟;朱培培;尤游;董广振;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加强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侧围加强及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轿车车身大多数采用全承载式结构,承载式车身基本上承载了轿车的所有载荷,包括扭转、弯曲等载荷,在这些载荷作用下,轿车车身的刚度特性显得十分重要,车身刚度不合理将直接影响轿车的可靠性、安全性、NVH等性能。
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交通也越来越拥堵,同时由于行车速度的提高,交通事故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事故发生率最高的侧碰。汽车乘员舱侧面车身强度相对于其他区域较弱,若侧围缺少有效的吸收碰撞能量的结构装置,则侧碰通常对乘员造成较大的伤害。
根据以上情况,需要设计人员设计合理的结构来增加车身整体刚度,同时也可以提高车身侧碰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侧围加强及保护结构,有效的提高了车身整体刚度以及车身侧碰安全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车身侧围加强及保护结构,包括门槛外板、门槛外板中部安装有向上的B柱加强板、门槛外板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两段相联接的A柱加强板、后轮罩,其中上段A柱加强板与B柱加强板左端面相固定,所述的后轮罩与B柱加强板右端面之间依次连接有两段相联接的C柱加强板,所述的门槛外板、A柱加强板、C柱加强板及后轮罩围成环形且中部通孔由B柱加强板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槛外板上端面、B柱加强板末端的上端面设有加强杆,加强杆左右两端分别固定于A柱加强板与门槛外板相接位置、后轮罩与门槛外板相接位置,加强杆的中部包覆有中间支架,中间支架上下端分别固定于B柱加强板、门槛外板上。
所述的车身侧围加强及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杆为空心圆管结构,采用热成型的高强度钢,其内径25~35mm,壁厚3~8mm。
所述的车身侧围加强及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支架中部设有与加强杆外壁相配合的弧形板,两端设有与门槛外板、B柱加强板表面相配合的固定板,中间支架厚度一般为1.5~5.5mm,中间支架的外壁上还冲压有加强筋。
所述的车身侧围加强及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支架与加强杆相接触部分采用胶粘连接,中间支架的上下端分别焊接固定于B柱加强板、门槛外板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中的加强杆为热成型高强度钢,对于增加车身整体刚度以及提高侧碰安全性能具有较好的效果;
2.本发明中的加强杆可以根据车身侧围结构的不同,改变加强杆的截面尺寸,同时根据侧围的长度来决定加强杆的长度;
3.本发明中的加强杆两端采用螺栓连接,避免了因普通钢和高强度钢之间的材料性能差异导致的点焊和烧焊的不利影响,同时中间支架通过加筋设计,提高了中间支架的刚度;
4.本发明中的加强杆质量轻,生产上易于实现,且便于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强杆及中间支架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中间支架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车身侧围加强及保护结构,包括门槛外板1、门槛外板1中部安装有向上的B柱加强板2、门槛外板1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两段相联接的A柱加强板3、后轮罩4,其中上段A柱加强板与B柱加强板2左端相固定,后轮罩4与B柱加强板2右端之间依次连接有两段相联接的C柱加强板5,门槛外板1、A柱加强板3、C柱加强板5及后轮罩4围成环形且中部通孔由B柱加强板2隔开,门槛外板1上端面、B柱加强板2末端的上端面设有加强杆6,加强杆6左右两端分别固定于A柱加强板3与门槛外板1相接位置、后轮罩4与门槛外板1相接位置,加强杆6的中部包覆有中间支架7,中间支架7上下端分别固定于B柱加强板2、门槛外板1上。
加强杆6为空心圆管结构,采用热成型的高强度钢,其内径25~35mm,壁厚3~8mm。
中间支架7中部设有与加强杆6外壁相配合的弧形板7-1,两端设有与门槛外板1、B柱加强板2表面相配合的固定板7-2,中间支架7厚度一般为1.5~5.5mm,中间支架7的外壁上还冲压有加强筋7-3。
中间支架7与加强杆6相接触部分采用胶粘连接,中间支架7的上下端分别焊接固定于B柱加强板2、门槛外板1上。
各个部件实际加工及安装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77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加油口盖防止Y向晃动的方法
- 下一篇:前副车架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