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载信息终端报警的自举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7739.2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0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郭应锋;杨金玲;朱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01 | 分类号: | G08B25/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张立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载 信息 终端 报警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载信息终端报警的自举电路,尤其是用于车载安防产品触发报警电路。
背景技术
在车载领域,安防监控产品不能断电,一般会由车身电池和备用电池进行双保险供电。汽车安防产品T-BOX主要是依靠车身电池供电,所述T-BOX为手机远程安防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如剧烈碰撞造成车身电池与T-BOX连接断开,或者车身电池损坏,此时T-BOX依靠备用电池供电。备用电池一般电平值比较低,此电平值不能正常触发报警。通常情况下,当气囊弹开时或者车内人员处于清醒状态,均能够进行自动报警或者人工报警,进行紧急呼救。当安全气囊没有弹开或人处于昏迷状态时,此时由于T-BOX内部备用电池电平值无法达到触发报警的作用,会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抢救不及时等情况。
所以需要发明一种自举电路,通过将电压进行抬升,从而触发报警电路,达到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紧急呼救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载信息终端报警的自举电路。电池VBAT+接电阻R4第一端和三极管Q3集电极;电阻R2第一端与R4第二端以及电容C1相连,R2第二端连接至三极管Q3基极和R1的第一端,R1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D1阴极连接至三极管Q1集电极和三极管Q2基极,Q1基极连接来自车身的控制信号ECALL_IN,Q1发射极连接电阻Re和电容C3,Q2发射极和Q3发射极相连,此连接点连接电容C1负极和电容C2第一端及稳压管Z1的阴极,C2第二端接公共地,Z1阳极接电阻R5第一端,R5第二端接R6第一端和电容C4第一端相连,同时此链接点连接值三极管Q4基极,Q4发射极和电阻R6第二端及电容C4的第二端接公共地,三极管Q4集电极为输出信号ECALL,连接至MCU,同时ECALL接电阻R7第一端,R7第二端连接至MCU电源MCU_VCC。ECALL_IN为车身输入给T-BOX的信号,通常状况下为高电平,此时Q1导通,Q2导通,A点电平为低,Q4截止,ECALL为高电平,MCU不做报警处理。当车遇到剧烈碰撞导致,而此时气囊未弹开,同时车身电池和T-BOX断开,此时ECALL_IN为低电平,Q1截止,Q2截止,Q3导通,Va电平等于VBAT+,超过稳压管Z5的稳压值,使得Q4导通,ECALL为低电平,MCU检测到ECALL低电平值,立即启动报警信号,T-BOX拨打紧急求救电话。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三极管Q1、Q2、Q3、Q4分别选择NPN,PNP,NPN,NPN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选择稳压管Z的稳压值Vz<VBAT。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自举电阻R2和自举电容C1选择值需要满足如下条件,时间R2C1>>1/fq3,fq3为三极管Q3开关频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电阻R2取值需要满足:其中Iq3_c为三极管Q3集电极电流,βq3为放大系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隔离电阻R4取值需要满足:电流为微安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电阻R5、R6取值需要满足C点电压:Vc=(Vbat-Vz)*R6/(R5+R6)>0.7V。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电阻R5、R6取值需要使得Q4基极电流Iq4_b=(Vbat-Vz)*/(R5+R6)满足:Iq4_b*βq4>Iq4_c,其中Iq4_c为三极管Q4集电极电流,Iq4_b三极管Q4基极电流,βq4为放大系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选择稳压管Z各参数为:Izmax>=Iq4_b>=Izmin,其中为Iq4_b三极管Q4基极电流,Izmax为稳压管最大稳定电流值,Izmin为稳压管最小稳定电流值。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车载信息终端报警的自举电路。通过自举电容C1和自举电阻R2的设定,使得NPN型三极管Q3在基极出现大信号时,能够保证A点电压VA=VBAT,使得NPN型三极管Q4饱和导通,紧急呼叫信号ECALL从高电平转变为低电平,MCU检测到ECALL位低电平,立即触发报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7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