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桥面支撑的整跨箱梁下放拆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42199.9 | 申请日: | 2015-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朱慈祥;王蔚;盛海军;姜传刚;刘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4/00 | 分类号: | E01D24/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桥面 支撑 整跨箱梁 下放 拆除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拆除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指基于桥面支撑的整跨箱梁下放拆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一些桥梁由于不能满足现有交通使用要求或是由于以前建设时的技术、材料和管理水平落后,导致结构出现问题,有必要进行拆除,要实现“复杂条件下”安全、适应、快捷、环保、经济地拆除箱梁桥,存在较大的“分解、吊装、安全控制”技术难题。常用的拆除方法有爆破拆除和非爆破拆除,就现有非爆破方法来说,较好的混凝土分解手段当属液压切割方法,该方法适应成熟,但受悬吊下放技术的局限,目前只能将废弃桥梁切割成小块,然后下放,这样会产生高昂的切割费用,不利于节约生产。为提高经济效益,需尽量将混凝土桥梁切割成体积较大的拆除单元,从而减少切割面积,但吊装重量增加,给吊装运输带来了新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基于桥面支撑的整跨箱梁下放拆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桥面支撑的整跨箱梁下放拆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放箱梁两端的墩柱和设置于墩柱上的悬挑反力系统;所述的悬挑反力系统包括主挑梁和吊索;所述的主挑梁一端锚固在墩柱上,另一端悬置于墩柱外,与墩柱形成悬挑支撑结构,主挑梁端部安装有下放动力系统;所述的吊索一端与下放动力系统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兜吊下放箱梁的兜吊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悬挑反力系统上的主挑梁有两根,两根主挑梁呈“八”字排列布置,间隔距离小的一端锚固在墩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根主挑梁上端安装有横桥向的压锚梁;所述的压锚梁锚固在墩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放动力系统包括固定在主挑梁端部的连续千斤顶;所述的连续千斤顶包括固定在主挑梁端部的下千斤顶和固定在下千斤顶上端的上千斤顶;所述的吊索端部依次穿过下千斤顶和上千斤顶与之锚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兜吊装置包括扁担梁和设置于扁担梁下端面的调平装置;所述的扁担梁两端设置有吊索穿过的第一索孔,吊索下端穿过第一索孔和调平装置与扁担梁形成兜吊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索孔为长度大于吊索直径的长圆形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平装置包括贴合在扁担梁下端面的顶板和与顶板连接的底板;所述的顶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倾斜的支撑板连接,顶板和底板形成具有倾斜夹角的支撑结构,顶板和底板上设置有贯通两者的沿夹角张开方向布置的长度大于吊索直径的长圆形第二索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墩柱与吊索之间的用于支撑主挑梁下方未切割梁体的承重支架。
一种整跨箱梁下放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承重支架,在下放箱梁端部与墩柱之间的未切割梁体下方搭建承重支架;
2)、安装主挑梁,将主挑梁锚固于墩柱上,在主挑梁上安装连续千斤顶;
3)、安装吊索,将吊索上端穿过主挑梁并将其与主挑梁上的连续千斤顶,下端延伸至下放箱梁的下方;
4)、安装扁担梁,将扁担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吊索上,驱动连续千斤顶张紧吊索,使下放箱梁的重量转移到扁担梁上;
5)、试提,驱动连续千斤顶以超出下放箱梁重量的第一吊点力对下放箱梁进行试提,试提完成后,以低于试提吊点力的第二吊点力预提下放箱梁;
6)、切割下放箱梁,使用切割机器在下放箱梁的两端对称缓慢切割下放箱梁;
7)、下放下放箱梁,通过控制连续千斤顶缓慢调节吊索,平稳下放下放箱梁至地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5中的第一吊点力为下放箱梁重量的1.1~1.2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5中的第二吊点力为第一吊点力的90~95%。
本发明采用吊装能力大的连续千斤顶进行提升下放,大大减少混凝土的切割面积,可有效降低拆除成本,具有安全可控、操作性好、应用前景好等特点,既适用于直线梁桥的拆除,也适应于曲线桥梁的拆除。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本发明的连续千斤顶与吊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吊索与扁担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调平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图5中A-A视图;
图7:图5中B-B视图;
图8:本发明的扁担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21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