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拉曼散射强度的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37140.0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8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曙光;李国强;温雷;高芳亮;李景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文姬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拉曼 散射 强度 石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拉曼散射强度的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碳的单个原子层构成的二维材料石墨烯,其电子能带在费米能级附近呈线性的色散关系,电子行为表现出相对论性粒子的性质。石墨烯在电学、光学、力学等方面具备优异的性质,使它在微电子、光电子、能量存储、分子探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人们为了实现石墨烯的应用而发展了多种制备方法,其中,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石墨烯具有大面积、高质量的特点而受到重视。然而,由于石墨烯只有单层或者少数原子层厚度,单层石墨烯对可见光的吸收只有2.3%,使得光-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微弱,极大地影响了石墨烯在光电子器件当中的应用。同时,对石墨烯而言,拉曼光谱在石墨烯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拉曼光谱可以被用来鉴别石墨烯的层数和堆垛次序,探测石墨烯的能带结构,检测石墨烯电学掺杂的类型和浓度,表征石墨烯中的缺陷和应力,测定高掺杂石墨烯的费米能级等等。因此提高石墨烯拉曼光谱的信号强度对于石墨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石墨烯与光的相互作用很弱,其拉曼散射强度不高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拉曼散射强度的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极大提高石墨烯与光的相互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强拉曼散射强度的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有序Au纳米结构;
(2)制备石墨烯薄膜;
(3)将石墨烯薄膜转移到Au纳米结构的表面。
步骤(1)所述制备有序Au纳米结构,具体为:
(1-1)在SiO2或Si衬底上采用提拉法组装单层聚苯乙烯微球;
(1-2)在聚苯乙烯微球上采用磁控溅射沉积一层Au薄膜;
(1-3)在甲苯中超声去除聚苯乙烯微球,形成有序Au纳米结构。
步骤(1-1)中采用提拉法组装单层聚苯乙烯微球,提拉速率为300~600μm/s。
步骤(1-2)所述在聚苯乙烯微球上采用磁控溅射沉积一层Au薄膜,具体参数为:
衬底温度为200~500℃,工作气体为高纯Ar,生长室内压强为1Pa,溅射功率为60W,沉积时间为10~30min。
步骤(1-3)所述超声,具体为:超声功率Ps为5W,超声时间Ts为20~50min。
步骤(2)所述制备石墨烯薄膜,具体为: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在铜箔上制备石墨烯薄膜,生长过程中采用甲烷作为前躯体,生长气氛是氢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比例为1:1,生长过程中的生长温度为950~1050℃,生长时间为5~15分钟。
步骤(3)所述将石墨烯薄膜转移到Au纳米结构的表面,具体为:
在石墨烯薄膜表面旋涂PMMA,采用FeCl3溶液腐蚀掉铜箔,随后采用湿法转移将石墨烯薄膜转移到有序Au纳米结构的表面,采用丙酮和乙醇交替清洗去除掉石墨烯薄膜表面的PMM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强拉曼散射强度的石墨烯,通过将石墨烯薄膜覆盖在Au纳米结构表面,利用Au局域表面等离激元与石墨烯的相互耦合可以极大提高石墨烯与光的相互作用,其原理为:当入射激光的能量与Au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峰的能量位置接近,此时入射激光会激发Au局域等离激元共振,在Ag纳米颗粒周围会形成强的局域电场,由于拉曼信号强度与材料周围的局域电场正相关,这种强的局域电场会反过来增强石墨烯的拉曼信号强度。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有效,成本较低,石墨烯拉曼散射强度的增强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强拉曼散射强度的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备的强拉曼散射强度的石墨烯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备的石墨烯覆盖在Au有序纳米结构前后的拉曼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强拉曼散射强度的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有序Au纳米结构:
(1-1)在Si衬底上采用提拉法组装单层聚苯乙烯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7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炭黑电加热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石墨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