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状体上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2551.0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9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侯睿;蔡惠民;李欧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康睿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4 | 分类号: | C12N5/07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状体 上皮 干细胞 分离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状体上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干细胞(Stem Cell)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
晶状体是一个双凸透镜状的透明组织,由悬韧带悬挂在虹膜后方、玻璃体正前方,是眼内重要的屈光间质。人类晶状体前表面的曲率半径约10mm,后表面的曲率半径约6mm。晶状体表面包裹了一层无细胞的透明弹性薄膜,分布在晶状体前表面的叫做前囊膜,由位于其下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分泌的胶原纤维形成,晶状体上皮附着在前囊膜上。晶状体上皮细胞呈单层柱状,附着在晶状体前囊膜上,其可分为中央区(central region)和两侧对称的赤道区(equatorial region)。中央区上皮细胞(central anterior epithelium)单层排列在前囊膜下,代谢缓慢;赤道区上皮细胞(equatorial epithelial)分裂活跃,通过分裂产生子细胞逐步向晶状体内部移动并分化成为晶状体纤维。晶状体赤道部上皮细胞在整个生命活动中分裂活跃,其不断分裂产生子细胞的现象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特性类似。
王潆,“小鼠晶状体干细胞的初步研究”,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利用干细胞的特性,通过BrdU标记滞留细胞实验,检测到晶状体上皮中存在表达干细胞标志物SOX2的细胞,确定晶状体上皮中存在干细胞。但是未分离得到晶状体上皮干细胞。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状体上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取晶状体前囊膜及附着的上皮,剪成碎片,消化,将获得的细胞铺于包被有基质的培养瓶、培养板或培养皿中;
(2)加入添加有15~25%FBS、50~150μg/L FGF、5-10mg/L胰岛素、5-10mg/L氢化可的松、5-10mg/L霍乱弧菌毒素、0.01-0.05mg/L3,3′,5-碘-L-对羟基苯丙氨酸、1-5mg/L腺嘌呤、5~10mg/L甘氨酸、6~12mg/L丙氨酸、10~16mg/L天冬酰胺、10~16mg/L天冬氨酸、12~18mg/L谷氨酸、8~15mg/L脯氨酸、7~14mg/L丝氨酸的MEM培养液,放入37℃孵箱中培养,2-3天形成克隆,10-14天可形成单层活性的晶体干细胞细胞。
所述消化的方法是:将碎片加0.2%的胶原酶IV溶液中,消化2h,去除胶原酶,加入0.25%胰蛋白酶-EDTA溶液,混匀,过滤,即得细胞。
其中,步骤(1)中,所述基质为基质胶、明胶、胶原、多聚赖氨酸和/或层粘连蛋白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地,培养瓶、培养板或培养皿包被基质胶的方法为:加入含1%~3%基质胶的DMEM/F12培养液或无菌PBS溶液,完全覆盖底部即可,在37℃孵箱中孵育0.5~2小时,孵育完后吸弃培养液,用无菌PBS清洗3~5次。
更进一步地,基质胶的浓度为2%;孵育时间为1小时。
其中,步骤(2)中,FBS浓度为20%,FGF浓度为100μg/L,胰岛素浓度为10mg/L,氢化可的松浓度为10mg/L,霍乱弧菌毒素浓度为10mg/L,3,3′,5-碘-L-对羟基苯丙氨酸浓度为0.01mg/L,腺嘌呤浓度为5mg/L,甘氨酸浓度为7.5mg/L、丙氨酸浓度为8.9mg/L、天冬酰胺浓度为13.2mg/L、天冬氨酸浓度为13.3mg/L、谷氨酸浓度为14.7mg/L、脯氨酸浓度为11.5mg/L、丝氨酸浓度为10.5mg/L。
其中,步骤(2)中,培养液中还含有抗生素。
进一步地,所述的抗生素为50~100U/mL的青霉素和50~100μg/mL的链霉素。
本发明还提供了晶状体上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液,它是添加有15~25%FBS、50~150μg/L FGF、5-10mg/L胰岛素、5-10mg/L氢化可的松、5-10mg/L霍乱弧菌毒素、0.01-0.05mg/L3,3′,5-碘-L-对羟基苯丙氨酸、1-5mg/L腺嘌呤、5~10mg/L甘氨酸、6~12mg/L丙氨酸、10~16mg/L天冬酰胺、10~16mg/L天冬氨酸、12~18mg/L谷氨酸、8~15mg/L脯氨酸、7~14mg/L丝氨酸的MEM培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康睿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康睿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2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