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功率计自动化计量检定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3488.4 | 申请日: | 2015-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1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山;蔡振才;唐志军;林国栋;黄青辉;何燕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J1/00 | 分类号: | G01J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自动化 计量 检定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光功率计自动化计量检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稳定输出光源模块,用于输出多种波长的光;
一可调光衰减器模块,用于对所述稳定输出光源模块输出的光进行衰减;
一标准光功率计量模块,用于计量经可调光衰减器衰减后的光;
一光分路器;
一被测光功率计自动读数装置,用于读取被测光功率的读数;
以及一计算机系统模块,包括用于进行人机交互的触摸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模块;所述计算机系统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稳定输出光源模块、可调光衰减器模块、光功率计量模块及光分路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功率计自动化计量检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输出光源模块输出的光的波长包括850nm、1310nm、1550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功率计自动化计量检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输出光源模块的光接头类型选用FC/PC,并由所述计算机系统模块控制光波长类型的选择以及光源输出与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功率计自动化计量检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光功率计自动读数装置由带示数自动识别功能的探头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功率计自动化计量检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软件模块载有自动化计量检定软件。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功率计自动化计量检定系统的检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检定之前先打开待测光功率计进行通电30分钟,连接测试线,执行步骤S2;
步骤S2:系统上电,自动化计量检定软件运行,若自检异常,则给出异常告警提示,结束程序;否则执行步骤S3;
步骤S3:进行自动化计量检定参数设置:
1)设置待测光功率计的功率测量范围[a,b];
2)设置光分路器的分光比 ;
3)选择测试项目,包括零点漂移、测量重复性、示值误差;
4)设置测量重复性的重复测量次数以及相邻两次的时间间隔;
5)设置示值误差测试中每个示值的测量次数,以及所需测量的示值个数;自动化计量检定软件程序根据示值个数及功率测量范围,可自动给出所需测量的点,;
6)设置误差阈值,包括零点漂移的误差阈值、测量重复性的误差阈值及示值误差的误差阈值;
步骤S4:进行零点漂移测试;
步骤S5:进行测量重复性测试,即对同一光纤端面进行规定次数的测量;每次测量之后、下次测量之前,重启一次可调光衰减器;按公式(1)进行重复性结果计算,
式(1)
式中:——相对标准偏差的百分比;
——每次重复测量时标准光功率测量模块的读数值;
——次重复测量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步骤S6:进行示值误差测试,即根据所计算出来的测试点进行迭代测量;在每次测量时,自动化计量检定软件控制光衰减模块的衰减量,直到由标准光功率测量模块反馈回来的数值达到测试点时,开始识别被测光功率计的读数,待读数稳定后进行记录,按公式(2)进行示值误差计算,
式(2)
式中:——光分路器的分光比,标准光功率计所在支路与被测光功率计所在支路的分光比为:1;
——待测仪表次测量平均值;
——标准光功率测量模块读数的次测量平均值;
步骤S7:将测量结果填进报告文件中的对应项,并与所设置的误差阈值进行对比,得出所检定的光功率计的等级,通过操作系统形成完整的word文档格式报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功率计自动化计量检定检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步骤4)中,所述取值为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功率计自动化计量检定检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步骤5)中,所述取值为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34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