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竹樊滞散径流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22044.9 申请日: 2015-01-12
公开(公告)号: CN104711992A 公开(公告)日: 2015-06-17
发明(设计)人: 王俊杰;张继强;赵亚萍;孟少童;鲁玉超;薛睿;马和;张亚军;陈徵尼;王子婷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E02D17/20 分类号: E02D17/20;E03F5/00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730030 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竹樊滞散 径流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滞散径流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竹樊滞散径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径流是指降雨及冰雪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径流按流动方式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又分坡面流和河槽流。径流冲蚀携带泥沙,引起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质裸坡容易发生超渗径流,形成之初为面状径流,很快就发展汇聚为股流,开始沟蚀过程,侵蚀坡面形成网状细沟,进而细沟依次汇集袭夺为浅沟、切沟,以致坡面遍布树状侵蚀沟系。侵蚀沟系一旦形成就难以自然逆转,坡面水土流失,导致植物更加难以自然定居。

径流是地貌形成的外营力之一,并参与地壳中的地球化学过程。径流是裸露坡地水土流失的驱动因素,阻碍土壤发育,导致植物定居困难,还会引发泥石流、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并淤积河道、湖泊和水库等水利设施,密切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是山地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必须面对的基础性问题。根据流动形态,坡面径流又分为面状径流和股流。治山必须先治水,治水的关键在于调控坡面径流,趋利避害。

植苗造林一般需要整地。常规整地措施有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鱼鳞坑等,目的在于拦截径流、保持水土,促使坡面降水就地入渗蓄存在土壤中,供植物生长利用。在土质裸坡进行常规整地受到很多限制。一是坡面不能太过险峭。在险峭坡面上,被翻起的土体极易滑落散碎,难以实现整地目标。二是土层厚度需满足整地要求,土层太薄,整地措施无从谈起。三是坡面土体要相对稳定。滑坡、崩塌、泻溜堆积形成的裸露坡地,其堆积物疏松,在径流作用下易错落滑动和坍塌,导致整地措施失效。

篱笆指称用竹子、枝条、板皮、芦苇、秸秆等编排夹绑而成的屏障物,埋在地上阻拦人或动物通行,竹篱是竹子产区常见的场院、园圃围护物。“5·12”地震后,四川绵竹采用日本治山技术进行灾后森林植被恢复,其综合加固工程包括石头阶梯工程、土袋阶梯工程、土袋渠系工程、铁丝笼挡土墙工程、木竹栅栏工程、浆砌堡坎工程、切坡工程、草席覆盖工程等措施,成效显著,但成本高昂。其中木竹栅栏工程与篱笆相似,由木桩、木材、粗大竹材绑扎而成,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崩塌土砂下滑,分散地表径流仅作为有益副作用被加以利用。本项发明人在分析了林地中枯枝落叶滞缓分散径流、增加入渗的基础上,提出竹樊滞散技术,以治水为突破口,利用樊排内密集而狭窄的缝隙阻挡分散坡面股流,把粗大股流变为细流,细流化为面状流,同时滞缓流速,增加入渗率,削弱径流携沙能力,保持水土,遏制坡面沟蚀发育,为土质裸露坡面生态治理奠定了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竹樊滞散径流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竹樊施工步骤:1)截取粗4~7cm,长80~100cm的竹段,下端削成马耳状,上端加垫夯击入土,外留30~40cm为樊桩。桩基入土深度视土体密实程度而定,土体密实握桩牢固可以浅一些,否则深一些,以摇桩不动为度。留桩长度视上方坡面的小地形和土体疏松程度而定,小地形破碎、土体疏松易坍塌留长一些,否则留短一些。2)沿坡面等高线打樊桩成排,桩距70~100cm。桩距视上方坡面的小地形和土体疏松程度而定,小地形破碎、土体疏松易坍塌桩距小一些,否则大一些。3)土层薄而且密实的坡面,用适当粗细和长短的钢筋代替竹段为桩。4)以粗1~1.5cm的细竹竿横放并排叠置为樊排,细竹竿从地表依次逐条向上交织于樊桩之间,樊排高10~20cm,按压樊排顶端使竹竿互相靠紧,竿间缝隙越小越好,再用竹片将樊排与桩绑扎牢靠。樊排高视上方坡面小地形与土体疏松程度而定,小地形破碎、土体疏松易坍塌高一些,否则矮一些。5)整理樊排上方表土填满樊排与地面之间的空隙。土层薄而密实的坡面,则需先整理桩间地面成浅槽,以便樊排下端平放地表。6)竹樊跨越侵蚀切沟的地方需增加一桩,桩身高出沟沿30cm,并密排较细竹段作为副桩,以排满沟宽为度。7)沿樊排上侧基部横铺堆置枯草,厚5~10cm,以进一步减小樊排基部缝隙,助益樊排效能。堆草厚度视小地形破碎程度而定,小地形破碎的地方堆厚一些,否则堆薄一些。8)整理竹樊上方疏松有坍塌危险的土体,填于樊排基部,松动块石移填于樊桩附近,以免降雨过程中块石滚动冲击损毁竹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竹竿通直细长,竹节略膨大,有利于紧密编排并保留适当透水缝隙;

2.竹材坚韧,强度大,竹桩支撑强度满足竹樊力学要求;

3.竹材致密,比较耐腐,竹樊系统有效期较长,可以维持足够长的时间确保植被建成;

4.竹材轻便,加工简单,便于陡险裸坡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2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