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竹樊滞散径流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22044.9 | 申请日: | 2015-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1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张继强;赵亚萍;孟少童;鲁玉超;薛睿;马和;张亚军;陈徵尼;王子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3F5/0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73003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竹樊滞散 径流 方法 | ||
1.一种利用竹樊滞散径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截取粗4~7cm,长80~100cm的竹段,下端削成马耳状,上端加垫夯击入土,外留30~40cm为樊桩。桩基入土深度视土体密实程度而定,土体密实握桩牢固可以浅一些,否则深一些,以摇桩不动为度。留桩长度视上方坡面的小地形和土体疏松程度而定,小地形破碎、土体疏松易坍塌留长一些,否则留短一些。;2)沿坡面等高线打樊桩成排,桩距70~100cm。桩距视上方坡面的小地形和土体疏松程度而定,小地形破碎、土体疏松易坍塌桩距小一些,否则大一些;3)以粗1~1.5cm的细竹竿横放并排叠置为樊排,细竹竿从地表依次逐条向上交织于樊桩之间,樊排高10~20cm,按压樊排顶端使竹竿互相靠紧,竿间缝隙越小越好,再用竹片将樊排与桩绑扎牢靠;4)整理樊排上方表土填满樊排与地面之间的空隙,土层薄而密实的坡面,则需先整理桩间地面成浅槽,以便樊排下端平放地表;5)樊桩和樊排为竹樊,竹樊跨越侵蚀切沟的地方需增加一桩,桩身高出沟沿30cm,并密排较细竹段作为副桩,以排满沟宽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竹樊滞散径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竹樊还包括枯草,其沿樊排上侧基部横铺堆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竹樊滞散径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用适宜材料代替竹材作樊桩,以便于施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竹樊滞散径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枯草厚度为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竹樊滞散径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后整理竹樊上疏松土体填于樊排基部,松动块石移填于樊桩附近,以免降雨过程中块石滚动冲击损毁竹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20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铰泥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