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型圆柱形工件升降的输送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22026.0 | 申请日: | 2015-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9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 发明(设计)人: | 胡友民;李争柱;李晨光;彭双;朱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6F7/02 | 分类号: | B66F7/02;B66F7/28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型 圆柱形 工件 升降 输送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送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大型圆柱形工件升降的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工厂中有很多大型圆柱形工件,如大型油管、无缝钢管、铁棒等。这些圆柱形工件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存在着存放和转运的问题,现阶段大型圆柱形工件的存放和转运的过程都是依靠人工,或者配合电动葫芦悬吊的方式实现升降和横移,这种方式要求工人手法熟练,体力充足,输送时自动化程度低,劳动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圆柱形工件升降的输送设备,该输送设备主要用于工厂中大型圆柱形工件的升降,并可以临时存放一枚工件,自动化程度高,升降迅速、准确。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圆柱形工件升降的输送设备,包括主体架,所述主体架上安装有相互平行的第一中间转轴和第二中间转轴,主体架上还安装有能带动第一中间转轴和第二中间转轴同步旋转的减速电机,第一中间转轴和第二中间转轴上分别连接有第一链轮机构和第二链轮机构,有用于存放工件的升降台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链轮机构和第二链轮机构上,升降台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链轮机构和第二链轮机构的链条上的支座,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多个工件存放座,每个工件存放座的顶端均设置有与圆柱形工件外径一致的弧形槽,所有弧形槽的轴线同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链轮机构和第二链轮机构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链轮机构与两个第二链轮机构布置在一长方形的四个顶点上。
优选地,所述减速电机上设置有输出轴,该输出轴穿过减速电机且其两端分别连接有驱动转轴,每根驱动转轴上均连接有齿轮换向箱,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连接在一齿轮换向箱的输出轴上。
优选地,所述主体架上竖直设置有多条长槽,所述升降台上连接有能在主体架上进行上下移动的限位滚轮,所述长槽作为限位滚轮的移动通道。
优选地,所述主体架的顶部设置有便于工件升降的缺口,主体架的顶端布置有多个开闭式支撑装置,开闭式支撑装置的位置与工件存放座的位置相互错开,所述开闭式支撑装置包括用于存放圆柱形工件的工件支撑座,工件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能相互分离和靠近,第一支撑座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滚珠丝杆机构带动其移动,所述第二支撑座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滚珠丝杆机构带动其移动。
优选地,所述主体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分别安装在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二直线导轨上。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主体架上的过道系统,所述过道系统包括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包括安装在主体架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供行走的铺板,主体架承接住铺板。
优选地,所述过道系统还包括安装在主体架上的楼梯,楼梯上铰接有过渡搭板,过渡搭板能搭接到铺板上,过渡搭板通过吊钩或磁铁固定,吊钩或磁铁安装在主体架上。
优选地,所述铺板上安装有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能在主体架上滚动。
优选地,所述主体架上设置有导套,所述铺板在对应于导套的位置安装有导杆,导杆穿过导套。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改进了现有工厂中大型圆柱形工件的升降方法,实现了工件升降自动化,提高了升降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本发明采用轴同步输出动力,用链轮来实现升降架两端的同步,方便简捷;链轮有较大的承载力,同步性较好,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校正调节;
3)、本发明的开闭式支撑装置可以临时存放工件,方便实现了工件位置的转移;
4)、本发明的开闭式支撑装置采用了气缸推动铺板在导轨上滑动的装置,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安全可靠,能较快的响应支撑装置的开闭,也便于配合升降架托送工件并实行转移的任务;
5)、本发明设计了过道系统,其采用气缸推动过道系统的铺板水平移动,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安全可靠,过道系统占用空间少,还能满足人员通过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2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