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土传病害尖孢镰刀菌快速鉴定的引物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7831.4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0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伍文宪;刘勇;张蕾;黄小琴;尹全;刘红雨;宋君;王东;周西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勇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病害 镰刀 快速 鉴定 引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植物土传病害尖孢镰刀菌快速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尖孢镰刀菌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土传病原真菌,寄主范围广泛,可引起瓜类、茄科、香蕉、棉、豆科及花卉等100多种植物枯萎病的发生。
现目前,从土传病害中鉴定尖孢镰刀菌需要首先将感病植株的根部组织进行消毒处理和病原菌分离,在获得纯化菌株后,再进行室内离体培养和形态鉴定;在不产孢或无法确定时,还需要将分离菌株进行测序、比对,才能够鉴定出尖孢镰刀菌,其操作方法复杂,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快速鉴定尖孢镰刀菌的方法,解决了现有鉴定方法操作复杂,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植物土传病害尖孢镰刀菌快速鉴定的引物,
其中,上游引物序列:5'-CAGGGTAGGCAGCTTAGATTTGG-3';
下游引物序列:5'-GACGGATTTGGCGAACCTACCCT-3'。
植物土传病害尖孢镰刀菌快速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以下引物,
上游引物序列:5'-CAGGGTAGGCAGCTTAGATTTGG-3';
下游引物序列:5'-GACGGATTTGGCGAACCTACCCT-3';
(2)制备土传病害真菌的DNA稀释液;
(3)配制PCR反应体系;
(4)常规PCR检测。
进一步地,步骤(1)中合成的引物的浓度均为10μmol/l,步骤(2)中制备的DNA稀释液的浓度为50ng/μl。
再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的配制PCR反应体系,包括以下组分:
Taq Mix 10μl
上游引物 2μl
下游引物 2μl
DNA稀释液 1μl
ddH2O 5μl。
更进一步地,所述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3min,94℃变性30s,65℃退火30s,72℃延伸1min,35个循环;72℃终止10min。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打破了传统的鉴定方法,使得鉴定过程相当简单,无需进行形态鉴定和DNA测序,即可确定尖孢镰刀菌。
(2)本发明扩增效率高、特异性强、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尖孢镰刀菌特异引物PCR后特异条带图。
图2为本发明采用三种不同引物PCR后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
转基因玉米98140结构特异定量PCR精准检测方法,在检测pinⅡ终止子与zm-hra gene相连位置核酸片段时,步骤如下:
植物土传病害尖孢镰刀菌快速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以下引物,
上游引物序列:5'-CAGGGTAGGCAGCTTAGATTTGG-3';
下游引物序列:5'-GACGGATTTGGCGAACCTACCCT-3'。
本实施例引物的合成浓度均为10μmol/l。
以上引物的核苷酸序列是针对尖孢镰刀菌设计;通过该设计就可以精准鉴定出尖孢镰刀菌。
(2)制备土传病害真菌的DNA稀释液;即采用常规的DNA提取手段,从土传病害真菌中提取出浓度为50ng/μl的DNA稀释液。
(3)配制PCR反应体系;即将制备好的DNA稀释液加入20μl反应体系中即可。
以上20μl反应体系包括以下组分:
Taq Mix 10μl
上游引物 2μl
下游引物 2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勇,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78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