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主客体作用形成的纳米微球及其制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16004.3 | 申请日: | 2015-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2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 发明(设计)人: | 蒋锡群;谢晨;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1/337;A61K47/4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黄嘉栋 |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主客 作用 形成 纳米 及其 制法 用途 | ||
1.一种基于主客体作用形成的纳米微球,它是以一端连接了金刚烷的聚ε-己内酯或聚D,L-丙交酯为疏水核,以多个葡萄糖6位C上的羟基修饰了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高分子链的β-环糊精为亲水部分,通过金刚烷与β-环糊精主客体作用形成的纳米微球,它的表面是亲水的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内部是疏水的聚ε-己内酯或聚D,L-丙交酯,两部分通过金刚烷与β-环糊精的主客体作用连接,连接了金刚烷的聚ε-己内酯或聚D,L-丙交酯分子量为2000~10000g/mol,β-环糊精可修饰多根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每根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分子量为1000~10000g/mol,纳米微球的平均粒径为40~100nm。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主客体作用形成的纳米微球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氩气环境下将金刚烷胺、ε-己内酯按照比例加入反应瓶中,金刚烷胺与ε-己内酯的摩尔比为1:20~100,再加入10μL辛酸亚锡,在100~140℃下搅拌1~3天,反应结束后加入二氯甲烷溶解产物,加入无水乙醚沉淀出产物,所得白色固体产物真空干燥,得到由金刚烷胺引发的聚ε-己内酯,记为ada-PCL;
步骤2、将β-环糊精溶于无水DMF中,再加入催化量吡啶,缓慢滴加2-溴丙酰溴到上述β-环糊精的DMF溶液中,β-环糊精与2-溴丙酰溴的摩尔比为0.07~0.25:1,室温反应12~24小时后,在无水乙醚中沉淀出产物,得到的白色产物真空干燥,所得产物先用水洗,再用丙酮洗涤,得到接上多个溴的β-环糊精,n-[6-(2’-溴丙酸酯)]-β-环糊精,记为β-CD-Brn;
将β-CD-Brn溶解在无水DMF中,加入催化量吡啶,缓慢将固体乙基黄原酸钾加入到此溶液中,β-CD-Br4与乙基黄原酸钾的摩尔比为0.16~0.25:1,室温下反应16~36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除去不溶物,将滤液加入到无水乙醚中沉淀,得到淡黄色固体,所得固体经水洗后真空干燥,得到n-[6-(2’-(乙氧基硫代甲酰硫基)丙酸酯)]-β-环糊精,记为β-CD-(CTA)n;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β-CD-(CTA)n溶于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中,加入催化量偶氮二异丁腈(AIBN);β-CD-(CTA)n,N-乙烯基吡咯烷酮,AIBN的摩尔比为:1:36~800:0.4~1.4,反应体系在氩气氛围下60℃反应1~7天,反应结束后 加入二氯甲烷稀释反应液,之后将其加入无水乙醚中沉淀出产物,真空干燥,得到n-[6-(2’-(乙氧基硫代甲酰硫基)丙酸酯)]-β-环糊精为链转移剂聚合的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记为β-CD-(PVP)n;
步骤4、将步骤1所得ada-PCL与步骤3所得β-CD-(PVP)n溶解在DMF中,迅速倒入60℃的蒸馏水,ada-PCL与β-CD-(PVP)n的摩尔比为1:1~5,DMF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0.1~0.33:1,待溶液冷却后透析除去溶液中DMF,过滤除去不溶物,即制得金刚烷的ε-己内酯为客体、β-环糊精为主体的纳米微球。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主客体作用形成的纳米微球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氩气环境下将无水甲苯、金刚烷胺、D,L-丙交酯按照比例加入反应瓶中,金刚烷胺与D,L-丙交酯的摩尔比为1:20~100,再加入10μL辛酸亚锡,在100~140℃下搅拌1~3天,反应结束后加入二氯甲烷溶解产物,再在甲醇中沉淀出产物,所得白色固体再用丙酮溶解,在水中沉淀得到白色固体,所得固体真空干燥,即得到由金刚烷胺引发的聚D,L-丙交酯,记为ada-PDLLA;
步骤2、将步骤1所得ada-PDLLA溶解在丙酮中,再将权利要求2步骤3所述制得的β-CD-(PVP)n溶解在水中,在搅拌条件下将β-CD-(PVP)n的水溶液缓慢滴入ada-PDLLA的丙酮溶液中,ada-PDLLA与β-CD-(PVP)n的摩尔比为1:1~5,丙酮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0.1~0.33:1,之后透析除去溶液中的丙酮,过滤除去不溶物,即制得空白金刚烷的聚D,L-丙交酯为客体、β-环糊精为主体的纳米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60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料提升机电机
- 下一篇:一种防脱护发乌发的保健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