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倒车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08237.9 | 申请日: | 2015-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2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尤山泉;吴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为彪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37/06 | 分类号: | B60K3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 地址: | 20132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倒车 开关 | ||
1.一种电动车倒车开关,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基座(10),设有嵌合部(11)以及感应区(13);
一旋钮件(20),套设于所述基座(10),而所述旋钮件(20)设有顶部(22)以及底部(24),并从所述旋钮件(20)的底部(24)朝所述顶部(22)的方向凹设有第一容置空间(23)以及第二容置空间(25),且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3)和第二容置空间(25)彼此间隔相邻且没有重合或层迭;
一簧件(30),环设于所述旋钮件(20)的第一容置空间(23)中,且所述簧件(3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10)与所述旋钮件(20)上,所述簧件(30)环设相邻所述基座(10)的嵌合部(11)的周缘;
一致动组件(50),设于所述旋钮件(20)的第二容置空间(25)中,而所述致动组件(50)具有一触动部(53);当所述旋钮件(20)朝第一方向(D1)枢旋至第一位置时,使所述致动组件(50)的触动部(53)对应耦合于所述基座(10)的感应区(13)而呈一动作模式,而当放开所述旋钮件(20)并自所述第一方向(D1)朝第二方向(D2)复归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致动组件(50)的触动部(53)不对应耦合于所述基座(10)的感应区(13)从而退出所述动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倒车开关,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基座(10)设有的顶部(12)朝底部(14)的方向系凹设有限位槽(15),而所述旋钮件(20)包括第三容置空间(27),当所述旋钮件(20)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旋钮件(20)的第三容置空间(27)与所述基座(10)的限位槽(15)上下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倒车开关,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定位组件(40),其一端设于所述旋钮件(20)的第三容置空间(27)中,而所述定位组件(40)的另一端嵌设于所述基座(10)的限位槽(15)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倒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组件(40)一端设有盘簧(41)并设于所述旋钮件(20)的第三容置空间(27)中,而所述定位组件(40)的另一端设有定位件(43)并相抵于所述盘簧(41)的另一端,且嵌设于所述基座(10)的限位槽(15)中。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其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动车倒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10)的顶部(12)设有挡止件(17)且相邻于所述限位槽(15),所述旋钮件(20)的第三容置空间(27)设有周壁(272),所述旋钮件(20)朝所述第一方向(D1)枢旋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容置空间(27)的周壁(272)周缘挡制于所述基座(10)的挡止件(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倒车开关,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连接组件(60),其一端耦接至少一导线(61),而所述导线(61)的另一端耦接于所述基座(10)的感应区(13)。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动车倒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组件(50)的触动部(53)为所述致动组件(50)身部朝所述基座(10)的方向凸起形成,并呈弧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动车倒车开关,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连接组件(60),其一端耦接至少一导线(61),而所述导线(61)的另一端耦接于所述基座(10)的感应区(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为彪汽配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为彪汽配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82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的车载式自动过分相装置
- 下一篇:油箱盖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