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抗LID和PID的PECVD镀膜和烧结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05430.7 申请日: 2015-01-06
公开(公告)号: CN104538500B 公开(公告)日: 2017-08-01
发明(设计)人: 陈健生;董方;赵锋;徐君;傅晓敏;包大新 申请(专利权)人: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L31/18 分类号: H01L31/18;H01L31/0216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代理人: 张金刚
地址: 322118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晶体 太阳能电池 lid pid pecvd 镀膜 烧结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抗光致衰减(LID)和电势诱发衰减(PID)的PECVD镀膜和烧结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光照下硼氧复合物的形成,导致LID现象的发生,掺硼p型电池片功率衰减可高达5%;对于目前已实现量产的p型高效电池结构-PERC(钝化发射极与背表面电池)技术,由于其效率提升源于电池片背面钝化和背反射性能的提高,硼氧复合物的存在阻碍载流子向背面迁移,极大吞噬了高效电池结构带来的功率提升,导致PERC高效结构比常规铝背场电池出现更严重的效率衰减。因此,LID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常规p型电池结构效率的保证,更是p型高效电池得以真正应用推广的关键所在。目前,解决LID的方法主要集中于对原材料及硅片的优化与控制,如:(1)采用高电阻率硅片、以MCZ法或者区熔法制备硅片以降低其硼或者氧含量;(2)采用掺镓p型硅片或掺磷n型硅片替代掺硼p型硅片;但是,这些方法均尚未成熟,不仅对硅片制备工艺本身,对后续的电池片制备工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现有常规p型产线无法很好的兼容,限制了其产业化推广。

自PID现象提出以来,各路厂商分别从电池片、组件和系统层面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综合技术、成本和实施途径考虑,从电池片角度解决PID问题是目前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在保证电池转换效率的前提下,在发射区与SiNx层间形成SiOx薄膜来实现抗PID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抗LID和PID的PECVD镀膜和烧结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抗LID和PID的PECVD镀膜和烧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硅片粗抛、制绒,制绒后绒面尺寸≤5μm,清洗后甩干,接着进行高温磷扩散,形成发射区后进行刻蚀,发射区方阻为70-120ohm/squ,二次清洗后,进行正面PECVD镀膜,介电层[H]含量为5-25at.%;最后采用丝网印刷制备背电极和正电极后,进行高温烧结,完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所述的硅片优选为单多晶硅片。

所述的粗抛在碱性溶液中进行;粗抛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和损伤层;

所述的碱性溶液为NaOH溶液或KOH溶液。

所述的制绒在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中进行;

所述的碱性溶液为NaOH溶液或KOH溶液。

所述的酸性溶液为HF+HNO3溶液。

所述的高温磷扩散优选在扩散炉中进行。

所述的刻蚀优选采用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

所述的干法刻蚀采用等离子体刻蚀,其目的是去边结;

所述的湿法刻蚀采用HNO3+HF溶液,其目的是去背结和边结。

所述的二次清洗为湿法刻蚀,其目的是去除PSG。

所述的正面PECVD镀膜采用如下方法进行:通过沉积或等离子体氧化的方式在所述的发射区表面形成SiOx薄膜,SiOx膜厚为3-20nm,折射率为1.4-1.6;形成SiOx薄膜后,继续沉积,形成SiNx/SiNy减反层,所述的SiOx薄膜+SiNx/SiNy减反层的厚度为65-90nm;

所述的沉积包括SiOx沉积和SiNx沉积;

所述的SiOx沉积通过同时通入SiH4和N2O完成;

所述的SiNx沉积通过同时通入SiH4和NH3完成;

所述的等离子体氧化通过通入N2O完成。

所述的背电极优选为银电极和铝电极;

所述的正电极优选为银电极(丝网印刷是制备电极的常规设备)。

所述的高温烧结采用如下方法进行:丝网印刷后的电池片由传送带输送至高温烧结炉中,所述的高温烧结炉由干燥区和烧结区两部分组成,其中,干燥区温度为180-400℃、烧结区温度为500-900℃、高温烧结炉传送带带速为1-8m/min。高温烧结曲线对氢原子的扩散起着关键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再生恢复速率常数;

优选的,所述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采用LID再生恢复工艺进行制备;LID再生恢复工艺可以进一步改善电池片LID现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54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