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种材料接合构造以及异种材料接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84328.4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6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孝行;兵藤安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J15/00;B23K1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孙明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顶侧梁 外面板 铆钉 异种材料 导电性 接合构造 接合 异种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电阻焊 非贯穿 接合部 抵接 紧固 铆接 熔核 | ||
一种异种材料接合构造,其具有:由导电性比车顶侧梁(12)的导电性高的异种金属材料形成的侧外面板(14);和将车顶侧梁(12)与侧外面板(14)接合的铆钉(24),铆钉(24)由与车顶侧梁(12)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并具有:头部(28),其以非贯穿状态铆接紧固于侧外面板(14)中的与车顶侧梁(12)相对的面;和底部(30),其抵接于车顶侧梁(12)中的与侧外面板(14)相对的面,通过使铆钉(24)介于车顶侧梁(12)与侧外面板(14)之间的状态下进行电阻焊,而在车顶侧梁(12)与铆钉(24)的底部(30)之间形成有作为接合部的熔核(3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异种金属彼此接合的异种材料接合构造及异种材料接合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如图8的(a)所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铆钉4 将铝车顶板1的接合面和钢制的侧车顶侧梁(side roof rail)2的接合面接合。具有电绝缘性的构造用粘接剂3介于铝车顶板1与钢制的侧车顶侧梁2彼此的接合面之间。
另外,如图8的(b)所示,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在使异种材料接合用铆钉6贯穿由钢材形成的面板5而结合了之后,将异种材料接合用铆钉6点焊于由铝合金材料形成的面板7,由此将异种材料面板5、7彼此接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195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078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接合构造中,在将铝车顶板1和钢制的侧车顶梁2接合之际,需要铆钉4贯穿铝车顶板1和侧车顶梁2。近年来,随着轻量化需要的提高,铁构件的高强度化不断发展,随着该铁构件的高强度化发展,难以使铆钉4贯穿,从而难以利用铆钉4将铝车顶板1和侧车顶梁2接合。具体而言,难以使铆钉贯穿例如抗拉强度是980MPa以上的铁制高强度材料。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接合构造中,车身组装线中分别需要涂敷构造用粘接剂3的工序、和焊接铆钉4的工序。由此,与利用了通常所用的点焊的组装工序相比较,组装时间增加,并且因新的设备投资(例如,构造用粘接剂涂敷装置等)的追加而导致制造成本高涨。
而且,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接合构造中,为了使异种材料接合用铆钉贯穿而需要对由钢材形成的面板5进行底孔加工。因此,生产效率降低,并且有可能从该底孔产生漏水,或者,有可能导致水、水分从底孔进入而在异种材料接合用铆钉与由铝合金材料形成的面板7 的接触部之间生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应对铁构件的高强度化、并且能够无需底孔加工的异种材料接合构造和异种材料接合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种材料接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面板,其由金属材料形成;第2面板,其由导电性比所述第1面板的导电性高的异种金属材料形成;和异种材料接合用铆钉,其将所述第1面板和所述第2面板接合,所述异种材料接合用铆钉由与所述第1面板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并具有:头部,其以非贯穿状态结合于所述第2面板中的与所述第1面板相对的面;和底部,其抵接于所述第1面板中的与所述第2面板相对的面,通过在使所述异种材料接合用铆钉介于所述第1面板与所述第2面板之间的状态下进行电阻焊,而在所述第1面板与所述底部之间形成有作为接合部的熔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43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卡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同时检测汞和银离子的核酸适配体试剂盒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