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防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82148.2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金堂雅彦;平野芳则;松本圭一郎;谷村浩史;江畑俊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77/00 | 分类号: | F02B77/00;F02B75/04;F02B75/32;F16F15/02;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防振 装置 | ||
1.一种车辆用防振装置,其安装于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上部、与对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进行搭载的车体之间,该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设置有在活塞与曲轴之间包含上连杆、下连杆以及控制连杆在内的多连杆机构,其中,
所述车辆用防振装置具有:
杆主体,其一端的第1弹性连接部与所述车体连接,另一端的第2弹性连接部与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连接;
惯性配重件,其支撑于所述杆主体;
致动器,其使所述惯性配重件在所述杆主体的轴向上进行往返移动;以及
控制单元,其以在所述惯性配重件产生与所述杆主体的轴向上的位移速度相应的力的方式,对所述致动器进行控制,
所述杆主体的刚性体共振频率设定为比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弯曲·扭转共振频率低,
所述第1弹性连接部以及所述第2弹性连接部的俯仰方向的振动特征值设定为100±10H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防振装置,其中,
所述第2弹性连接部配置于包含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重心位置在内的铅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防振装置,其中,
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以使得其活塞的往返移动轴向所述车体的前方倾斜的方式搭载于所述车体,
所述杆主体水平地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防振装置,其中,
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以使得其活塞的往返移动轴沿着铅直方向的方式搭载于所述车体,
所述杆主体安装为使得所述第1弹性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2弹性连接部向后下方倾斜。
5.一种车辆用防振装置,其安装于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上部、与对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进行搭载的车体之间,该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设置有在活塞与曲轴之间包含上连杆、下连杆以及控制连杆在内的多连杆机构,其中,
所述车辆用防振装置具有:
杆主体,其一端的第1弹性连接部与所述车体连接,另一端的第2弹性连接部与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连接;
惯性配重件,其支撑于所述杆主体;
致动器,其使所述惯性配重件在所述杆主体的轴向上进行往返移动;以及
控制单元,其以在所述惯性配重件产生与所述杆主体的轴向上的位移速度相应的力的方式,对所述致动器进行控制,
所述杆主体的刚性体共振频率设定为比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弯曲·扭转共振频率低,
所述第2弹性连接部相对于通过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重心的铅直线上而偏置,
在将包含所述惯性配重件以及所述致动器在内的所述杆主体的质量设为m、将所述杆主体的惯性矩设为I、将从所述杆主体的重心至所述车体侧的安装中心的第1距离设为a、且将从所述杆主体的重心至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侧的安装中心的第2距离设为b时,针对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低负荷运转区域中的所述第1距离a以及所述第2距离b,
I/mab≤1±0.1成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车辆用防振装置,其中,
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以单摆支架方式而搭载于所述车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车辆用防振装置,其中,
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活塞的往返移动轴设定于从曲轴的轴心偏置的位置,
所述杆主体沿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转动方向而安装于所述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与所述车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21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驱动式发动机附件
- 下一篇:一种模式快速切换型网络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