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防滑装置和轮胎防滑装置用主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72209.7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9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榊原孝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27/20 | 分类号: | B60C27/20;B60C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防滑装置 主体 | ||
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地降低成本的轮胎防滑装置。本发明的轮胎防滑装置(S)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所述第一主体(11)具有:面对轮胎的胎面部且在周向上延伸的第一接地面状部(112b);面对轮胎的内侧胎侧部且设置在第一接地面状部的后侧的内后连结部(1112);以及,面对轮胎的外侧胎侧部且设置在第一接地面状部的前侧的外前连结部(1131),所述第二主体(12)配置在第一主体的后方,并且具有:面对胎面部且在周向上延伸的第二接地面状部(122b);面对内侧胎侧部且设置在第二接地面状部的前侧的内前连结部(1211);以及,面对外侧胎侧部且设置在第二接地面状部的后侧的外后连结部(1232),所述轮胎防滑装置(S)是在该第一主体的内后连结部和该第二主体的内前连结部处进行连结而成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机动车等的轮胎且能够防止轮胎在雪路或结冰路等上的打滑等的轮胎防滑装置(适当地仅称为“防滑装置”。)、和用于该轮胎防滑装置的部件。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等在雪路或结冰路上行驶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打滑等,当前的对策是更换雪地轮胎或安装金属链。但是,雪地轮胎的成本较高,并且与夏用轮胎相比,油耗较高。另外,以往的金属链不容易安装,特别在大型车辆的情况下,其安装是很重的体力劳动。本发明者已经提出了可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以往问题的划时代的轮胎防滑装置,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中有相关的记载。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52536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50177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轮胎防滑装置由单位单元构成,其中,根据专利文献1中的图2、图3等可知,主体具有:跨越轮胎的胎面部且仅在轮胎的横跨方向上延伸的钢棒制的U形状部;沿着轮胎的内侧胎侧部向前方或后方延伸的钢棒制的内侧延伸部;以及沿着轮胎的外侧胎侧部向后方或前方延伸的钢棒制的外侧延伸部,1组(对)所述主体在它们的内侧延伸部处通过钢制的链条等被连结在一起而成为所述单位单元。利用钢制的连结件对该单个或多个单位单元的相邻的外侧延伸部进行紧固或解除紧固,由此,能够将轮胎防滑装置相对于轮胎装卸。该轮胎防滑装置非常容易装卸,并且能够在雪道或结冰路等上发挥非常高的防滑效果。
可是,由于该轮胎防滑装置的大部分由将钢棒弯曲成复杂的形状而成的主体构成,因此非常坚固(高强度、高刚性),但制造成本非常高。另外,将其主体设计成上述那样的复杂的曲线状的理由是:利用相对于U形状部相互向相反的周向延伸的内侧延伸部和外侧延伸部,将主体(进而将U形状部)相对于轮胎保持成稳定的姿势,其中,所述U形状部跨越轮胎的胎面部。由此,对于专利文献1的轮胎防滑装置来说,与前进和后退无关,即使在行驶中有各种力作用于主体(特别是U形状部),也能够始终维持恰当的姿势,从而能够稳定地发挥较高的防滑效果。
另外,由于专利文献1的轮胎防滑装置如上述那样由将钢棒弯曲成复杂的形状而成的主体构成,因此,不但每当轮胎宽度(胎面宽度)不同时需要变更尺寸,而且每当扁平比或轮辋直径不同时也需要变更尺寸。即,对于该轮胎防滑装置来说,能够以一种规格来应对的轮胎尺寸非常有限,需要设定多个规格(尺寸)。因此,专利文献1的轮胎防滑装置不仅制造成本较高,而且管理成本也较高。并且,通过设置专利文献1中那样的连结长度调整件,虽然轮胎防滑装置的每一种规格的应对轮胎尺寸的应对自由度稍微增加,但并未实现管理成本的大幅削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贺株式会社,未经加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722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