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68980.7 | 申请日: | 2014-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9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皆川馨;江端洋树;鹫尾功;佐野弘一;泷泽信宏;天野晶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K7/02;C08L2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李宏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芳香族 聚酰胺 树脂 组合 及其 成型 | ||
1.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包含:
由二羧酸成分单元和脂肪族系二胺成分单元构成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A),
酸改性聚烯烃树脂(B),和
纤维状填充剂(C),
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A)包含相对于所述二羧酸成分单元的总摩尔数为60摩尔%以上的对苯二甲酸成分单元,
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相对于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A)、所述酸改性聚烯烃树脂(B)和所述纤维状填充剂(C)的合计100质量份为1.0~23质量份的所述酸改性聚烯烃树脂(B),
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满足下述要件(1),
所述酸改性聚烯烃树脂(B)满足下述要件(2),
(1)通过DSC测定的来源于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90℃~180℃的范围,
(2)依照ASTM D1525测定的维卡软化点在90℃~110℃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使用侧向力显微镜LFM测得的23℃时的摩擦力T(23)与90℃时的摩擦力T(90)之比,即T(90)/T(23)为5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述酸改性聚烯烃树脂(B)为将烯烃聚合物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而得的树脂,
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包含的、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A)的末端氨基的总摩尔数(MA)与所述酸改性聚烯烃树脂(B)的酸基及其衍生物基的总摩尔数(MB)满足下述要件(3),
(3)MA-MB≥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A)的所述脂肪族系二胺成分单元满足下述的要件(a1)和要件(a2)中的至少一方,
(a1)包含相对于所述脂肪族二胺成分单元的总摩尔数为40~90摩尔%的碳原子数4~18的直链亚烷基二胺成分单元,
(a2)包含相对于所述脂肪族二胺成分单元的总摩尔数为10~60摩尔%的碳原子数4~18的侧链亚烷基二胺成分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述侧链亚烷基二胺成分单元包含2-甲基-1,8-辛二胺成分单元和2-甲基-1,5-戊二胺成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述直链亚烷基二胺成分单元包含1,6-二氨基己烷成分单元,
所述侧链亚烷基二胺成分单元包含2-甲基-1,5-戊二胺成分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述脂肪族二胺成分单元包含超过45摩尔%且小于55摩尔%的1,6-二氨基己烷成分单元、超过45摩尔%且小于55摩尔%的2-甲基-1,5-戊二胺成分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述直链亚烷基二胺成分单元包含1,9-壬二胺成分单元,所述侧链亚烷基二胺成分单元包含2-甲基-1,8-辛二胺成分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A)的所述二羧酸成分单元进一步包含间苯二甲酸成分单元,
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A)的所述脂肪族系二胺成分单元的碳原子数为4~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A)的所述二羧酸成分单元进一步包含间苯二甲酸成分单元,并且所述对苯二甲酸成分单元与所述间苯二甲酸成分单元的摩尔比为60/40~99.9/0.1,并且
所述脂肪族二胺成分单元包含超过45摩尔%且小于55摩尔%的1,6-二氨基己烷成分单元、超过45摩尔%且小于55摩尔%的2-甲基-1,5-戊二胺成分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述酸改性聚烯烃树脂(B)满足下述要件(4)和(5),
(4)所述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的接枝量为0.01~1.5质量%,
(5)依照JIS K7112测定的密度在890~940kg/m3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89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