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6632.6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4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伟雄;山下孝一;的场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9/04 | 分类号: | H04N9/04;G01C3/06;H04N5/225;H04N7/18;H04N9/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龚晓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生成 装置 | ||
1.一种图像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像生成装置具有:
投光器,其间隔规定数量的帧期间向摄像空间投射近红外波长的图案光;
摄像部,其对被环境光照射且间隔规定数量的帧期间被投射所述图案光的所述摄像空间内的被摄体进行摄像,输出包含分别表示摄像图像的R成分、G成分及B成分的R信号、G信号及B信号的摄像信号;
控制部,其对所述投光器给出所述图案光的投射强度的指示;
图像差分取得部,其求出通过所述摄像部进行的摄像得到的摄像信号中、在投射所述图案光时得到的摄像信号与在不投射所述图案光时得到的摄像信号之间的差分,由此生成图案光图像,并且根据在不投射所述图案光时得到的摄像信号生成环境光图像;
环境光类别判定部,其判定所述环境光的类别;以及
可见光图像生成部,其根据由所述环境光类别判定部判定出的所述环境光的类别,生成表示所述环境光中包含的近红外波长的光的构成比的构成比信息,并根据所生成的所述构成比信息来估计所述环境光图像中基于所述环境光中包含的所述近红外波长的光的成分,从所述环境光图像中减去基于所述近红外波长的光的成分,由此生成可见光图像,
所述环境光类别判定部根据所述摄像图像、所述环境光图像或者所述可见光图像中的R、G、B成分的比率,判定所述环境光的类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成比是所述环境光图像的G信号的值中包含的基于近红外波长的光的成分与所述环境光图像的亮度值之比,
所述可见光图像生成部从所述环境光图像的G信号的值减去所述构成比与所述环境光图像的亮度值之积,由此求出所述可见光图像的G信号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见光图像生成部按照由所述环境光类别判定部判定出的环境光的类别,生成第1参数和第2参数,
所述第1参数表示所述环境光图像的R信号的值中包含的基于近红外波长的光的成分的值、与所述环境光图像的G信号的值中包含的基于所述近红外波长的光的成分的值之比,
所述2参数表示所述环境光图像的B信号的值中包含的基于近红外波长的光的成分的值、与所述环境光图像的G信号的值中包含的基于所述近红外波长的光的成分的值之比,
所述可见光图像生成部从所述环境光图像的R信号的值减去所述构成比、所述第1参数以及所述环境光图像的亮度值之积,由此求出所述可见光图像的R信号的值,
所述可见光图像生成部从所述环境光图像的B信号的值中减去所述构成比、所述第2参数以及所述环境光图像的亮度值之积,由此求出所述可见光图像的B信号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生成装置还具有距离信息生成部,该距离信息生成部根据由所述图像差分取得部生成的所述图案光图像,生成表示从所述摄像部到所述被摄体的距离的距离信息,
所述构成比信息是表示第1构成比、第2构成比和第3构成比的信息,
所述第1构成比是指所述环境光图像的R信号的值中包含的、基于近红外波长的光的成分的比率,
所述第2构成比是指所述环境光图像的G信号的值中包含的、基于近红外波长的光的成分的比率,
所述第3构成比是指所述环境光图像的B信号的值中包含的、基于近红外波长的光的成分的比率,
所述可见光图像生成部根据由所述环境光类别判定部判定出的环境光的类别、所述投光器的所述图案光的投射强度、由所述图像差分取得部生成的所述图案光图像的信号的值、和由所述距离信息生成部生成的所述距离信息,估计所述被摄体的反射率,
所述可见光图像生成部通过将估计出的所述反射率、所述第1构成比以及所述环境光图像的R信号的值相乘,来计算所述环境光图像的R信号中包含的基于近红外波长的光的成分,
所述可见光图像生成部通过将估计出的所述反射率、所述第2构成比以及所述环境光图像的G信号的值相乘,来计算所述环境光图像的G信号中包含的基于近红外波长的光的成分,
所述可见光图像生成部通过将估计出的所述反射率、所述第3构成比以及所述环境光图像的B信号的值相乘,来计算所述环境光图像的B信号中包含的基于近红外波长的光的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66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