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6031.5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4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三井利贞;宫崎英树;大山和人;西口慎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金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前角 载波生成器 目标电压 乘法器 调整器 电动机驱动装置 平滑电容器 绕组电流 输出 再配置 错开 | ||
防止平滑电容器的过大的温度上升。载波超前角调整器(158)根据绕组电流的测定值(Iu^、Iv^、Iw^)和目标电压(Vu*、Vv*、Vw*),计算用于使各相的非回流期间相互错开而进行再配置的超前角指示值(Ta、Tb、Tc),将它们输出到载波生成器(157)。载波生成器(157)根据从载波超前角调整器(158)输入的超前角指示值(Ta、Tb、Tc)来生成PWM用的载波(Ca、Cb、Cc),并分别输出到乘法器(154、155、156)。PWM计数器(151、152、153)根据通过乘法器(154、155、156)调整了振幅的载波(Ca、Cb、Cc)和目标电压(Vu*、Vv*、Vw*),生成门信号(Gu、Gv、Gw)。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进行构成为各相的马达定子的绕组独立的马达的驱动控制的装置(专利文献1)。通过使用这样的马达,不使用升压电路而解除电压不足,能够实现马达的高输出化。另外,也能够实现大电容化、最高转速的提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91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马达驱动控制装置中,根据占空指令值来生成各相的PWM驱动控制信号,使用它来控制各相的逆变器。因此,电流在逆变器中流通而对马达绕组供给电力的非回流期间、在逆变器中流通的电流变成0而不对马达绕组供给电力的回流期间有时在3个相中相互重叠。这样的情况下,马达的电流纹波增大,与马达连接的平滑电容器的充放电量变大,所以有可能导致平滑电容器的过大的温度上升。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其与在定子中具有3相的独立绕组的电动机连接,分别地控制所述电动机的各独立绕组的电压,从而驱动所述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具备:一对母线,其与电池的正极侧和负极侧分别连接;平滑电容器,其连接于所述一对母线之间;3相的单相逆变器,其与各个所述独立绕组对应地设置,分别连接于所述一对母线之间;以及控制器,其输出门信号,该门信号用于针对各个所述单相逆变器,控制经过了所述一对母线的逆变器电流流通的非回流期间和所述逆变器电流不流通的回流期间,所述控制器使各相的所述非回流期间相互错开地输出所述门信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平滑电容器的过大的温度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应用例的逆变器的系统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单相逆变器与独立绕组的电气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开关元件的状态、对独立绕组的施加电压和逆变器电流的关系的表。
图4是示出电压目标、绕组电流和逆变器电流的各波形的代表例的图。
图5是示出共同母线中流通的电流与平滑电容器中流通的电流的关系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非回流期间的再配置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非回流期间的再配置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9是示出相对于目标电压而在独立绕组的两侧分别施加的电压的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在将目标电压固定于载波的下端侧的情况下,相对于目标电压而在独立绕组的两侧分别施加的电压的例子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6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传输能量和数据的系统
- 下一篇:旋转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