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基材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63581.1 | 申请日: | 2014-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5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冠霆;张宁;康有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 主分类号: | C25D13/00 | 分类号: | C25D13/00;C25D1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康泉,王珍仙 |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基材 | ||
背景技术
许多电子设备,例如但不限于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具有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可表现出目前流行且符合审美的引人注目的金属外观。然而,金属结构中的缺陷会破坏这种效果并且对于高度反应性的金属合金或者当在该金属表面上方施加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涂层时尤其明显。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仅通过非限制性实例的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处理金属基材的一种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2(a)示出了如上可见的具有金属表面的示例性基材;
图2(b)示出了在已施加了微米点或纳米点的涂层之后图2(a)的实例;
图2(c)示出了在已施加了电泳沉积之后图2(b)的涂覆过的基材表面;并且
图3示出了具有金属表面的基材的横截面图,其中已经向该金属表面施加了微米点或纳米点的涂层和电泳沉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内容提出了在基材的金属表面上方施加微米点或纳米点的涂层。在这些点的上方和/或之间施加电泳沉积。这些点或该电泳沉积是半透明或透明的。用微米点或纳米点与电泳沉积一起来涂覆金属表面可提供金属外观,而且有助于遮盖金属表面中的任何缺陷或最小地突显金属表面中的任何缺陷。
在本公开内容的上下文中,“纳米点(nanodot)”意指直径为1纳米与100纳米之间的点。“微米点(microdot)”意指直径为0.1微米与100微米之间的点。点可包含一种颗粒或多种颗粒。在一个实例中,点包含通过聚合物附着至金属表面的至少一种无机或金属颗粒。该纳米点或微米点可具有任何形状或尺寸,例如但不限于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梯形、矩形或上述形状的组合。在该颗粒不是圆形的情况中,术语“直径”是指该颗粒的最长尺寸。
“电泳沉积”是通过将悬浮在流体中的带电颗粒沉积到带电金属表面上而形成的涂层。
“基材”是一片固体材料,其至少一面的表面积为至少10平方厘米。在一个实例中,基材具有0.1平方米至1平方米的范围内的表面积,并且可由压铸金属或金属合金形成。
现将参考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处理金属基材的方法。
该方法始于具有金属表面的基材10,如图1中的流程图的线框100中所标示的和图2(a)中所示出的。基材10可完全由金属形成,或者可以具有不同材料的若干层,其顶层由金属形成。在任何情况下,基材10都具有金属表面。该金属可为例如轻金属或金属合金,例如,但不限于,铝、镁、锂、钛、锌或它们的合金中的一种。在一些实例中,该金属表面可以是经过清洗的或在进行至线框110之前经过擦洗。
在线框110处,将多个点施加至金属表面。这些点可为微米点和/或纳米点并且可具有如上文所述的任何形状。这些点很小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点仅可在放大下才能看到。图2(b)示出了涂覆在基材10的导电金属表面上的微米点或纳米点20的层的实例。
每个微米点或纳米点可包含一种或若干种金属或无机颗粒。形成这些点的颗粒本身很小并且可为直径小于100微米的微粒,或直径小于100nm的纳米颗粒。该颗粒可以通过聚合物附着至金属表面。例如该颗粒可悬浮于聚合物树脂中。在一些实例中,当将点施加至表面时该聚合物树脂可为流体,并且随后可将树脂固化以使得颗粒附着至金属表面。
聚合物树脂可例如包含聚苯乙烯、聚酰亚胺、聚芳醚(polyarelene ether)、氟化聚酰亚胺、甲基倍半硅氧烷、聚乙烯、聚苯乙烯硅酮、PVC、聚酰亚胺、丁基橡胶、聚酰胺、Kapton、杜仲胶(Gutta percha)、聚碳酸酯、尼龙、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聚丙烯酸酯、ABS、环氧树脂、特氟龙(Teflon)、上述或任意其它合适材料的组合。
在许多情况中,聚合物本身将形成点的一部分并且点之间的空间将不会被涂覆。也就是说,每个点包含一种或多种颗粒以及聚合物,而不用聚合物来涂覆点之间的空间。在其它情况中,聚合物也可以覆盖点之间的空间。
可通过合适的方法将点20施加至金属表面。在一个实例中,将点20印刷到金属表面上,例如通过喷墨印刷、3D印刷、油墨转印、膜转印或丝网印刷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未经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3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星磁性轮系动力传动装置
- 下一篇:卤水开采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