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车辆传动系中的旋转减振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52420.2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7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M·韦克斯;T·毛茨;B·福尔普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F16F15/12;F16F15/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王菲 |
地址: | 德国腓特***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传动 中的 旋转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辆传动系中的支承在壳体中的旋转减振组 件,该旋转减振组件具有驱动侧的传递元件和从动侧的传递元件。
背景技术
旋转减振器在车辆传动系中例如布置在驱动设备与传动器之间 或者布置在传动器内部,以抑制产生过强的转矩振动。这种旋转减振 器的主要特征在于,储能元件、优选地螺旋压力弹簧布置在旋转减振 组件的初级侧与次级侧之间,即,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并且表现为 耦联机构。储能元件直接位于力流中,并且不存在抵靠着壳体的支撑。 由于该已知的旋转减振组件的受限制的结构空间,也仅能够实现受限 制的储能容积。此外,储能元件承受离心加速度,其是部分想要的, 但是这由于摩擦作用导致在抑制旋转不平衡时的受限。
在文献DE202008006078U1中描述了一种尤其用于车辆传动 系的相应的扭转减振器,该扭转减振器具有初级侧和可克服减振元件 组件的作用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初级侧旋转的次级侧,其中,初级侧 和次级侧的一侧具有彼此存在轴向间距的两个盖盘元件,并且初级侧 和次级侧的另一侧具有接合到盖盘元件之间的中心盘元件。此外,减 振元件组件的减振元件相对于盖盘元件和中心盘元件得到支撑以用 于传递转矩。在该扭转减振器中,减振能力由于结构空间原因不能显 著增大,因为借助螺旋压力弹簧而不能安置大的储能容积。在该扭转 减振器中通过如下方式使由于离心加速度引起的不受控的摩擦影响 最小化:即,将减振元件组件安置在用粘性介质填充或者部分填充的 空间区域中,从而中心盘元件的径向外部区域如减振元件一样在初级 侧与次级侧之间做相对周向运动的情况下在该粘性介质中运动,由此 达到润滑效果,并且同时实现引开振动能量。
从文献DE4422732A1中已知一种这种类型的旋转减振组件。 涉及一种扭转减振器,其具有:驱动侧的传递元件;相对于驱动侧的 传递元件可旋转的至少一个行星齿轮支架,其设有至少一个行星轮, 该行星轮一方面与太阳轮啮合并且另一方面与齿圈啮合;从动侧的传 递元件。传递元件中的一个具有用于弹簧装置的控制件。不仅驱动侧 的传递元件而且从动侧的传递元件分别配属有一个振动块,在振动块 中至少一个经由弹簧装置与行星齿轮传动器的至少一个作用为中间 块的元件连接,其中,可针对与两个振动块相对彼此的转速和旋转方 向相关的运动驱动中间块。在该已知的扭转减振器中,弹簧装置也布 置在驱动侧的传递元件以及从动侧的传递元件之间并且与整个扭转 减振器结构单元一起旋转,从而在此也仅存在受限制的可能性,去安 置大的储能容积并且排除由于离心加速度引起的不受控的摩擦影响。
发明内容
在该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尽可能大的减振 能力和大的储能容积的旋转减振组件。此外,在所提出的旋转减振组 件中,应使由于离心加速度引起的摩擦效应最小化,并且在驱动侧的 传递元件与从动侧的传递元件之间可有尽可能大的旋转角度,以提供 相对大的工作能力。
该目的通过根据各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旋转减振组件来实现。 在对应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定义了有利的改进方案。
据此,本发明首先以在车辆传动系中的支承在壳体中的旋转减振 组件为出发点,所述旋转减振组件具有:驱动侧的传递元件和从动侧 的传递元件以及布置在驱动侧的传递元件与从动侧的传递元件之间 的行星齿轮传动器、接合在行星齿轮传动器处的至少一个储能和减振 元件,该行星齿轮传动器具有太阳轮、齿圈和承载至少一个行星轮的 行星架。在该旋转减振组件中,根据本发明设置成,行星齿轮传动器 构件中的一个行星齿轮传动器构件,即,太阳轮或者行星架或者齿圈 可经由至少一个储能和减振元件耦联到壳体处。
在此,所述一个行星齿轮传动器构件可直接地并且在运行中不可 松开地耦联到至少一个储能和减振元件处,或者所述一个行星齿轮传 动器构件可间接地并且在运行中可松开地耦联到至少一个储能和减 振元件处。
因此,储能和减振元件在传动系中并未布置在驱动侧的传递元件 与从动侧的传递元件之间,而是要么永久要么暂时地固定在旋转减振 组件的壳体处。相应地,也未如布置在驱动侧的传递元件与从动侧的 传递元件之间的情况那样产生空间上的限制,并且在壳体中或者在壳 体处可实现大的储能容积。此外,也未产生由于离心加速度引起的摩 擦效应,因为当储能和减振元件满足其储能和减振功能时它并不旋 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2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 下一篇:具有轴承的单向离合器承载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