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控制器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9995.9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5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本·尼夫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豹路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8 | 分类号: | B60W3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董敏 |
地址: | 英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启用车辆滑行模式的车辆控制器。本发明还涉及发动机控制模块、车辆系统、车辆、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提供具有惯性行驶功能的车辆是已知的,该惯性行驶功能允许车辆减少在车辆超越情形期间的动力传动系损失。由于这些策略在驾驶员完全释放节气门踏板时实施,因此在本文中被称为超越空转惯性行驶。超越空转惯性行驶控制系统目前可从保时捷汽车公司购得。当加速踏板被释放时,变速器可以选择性地与动力传动系断开连接,从而允许车辆在无发动机制动的情况下惯性行驶。当变速器与动力传动系断开连接时,发动机转速可以减小至发动机空转速度以减小燃料消耗量。当下压节气门(加速器)或制动踏板时,合适的传动齿轮啮合以使变速器联接至动力传动系。惯性行驶功能可以例如在下坡坡度上使用,从而允许车辆保持恒定速度。
在有利的行驶条件下(通常在车辆行驶在缓慢倾斜的坡度上时),这些超越空转惯性行驶控制系统允许车辆在不存在可察觉的减速的情况下保持运动。因此,可以减少燃料消耗量。然而,根据现有技术的惯性行驶控制系统可能与其他车辆系统比如设法捕获并利用在同样的有利行驶条件期间的能量的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再生电池充电系统存在冲突。
根据现有技术的超越空转惯性行驶控制系统在驾驶员释放节气门踏板时被启用。然而,由于惯性行驶功能在节气门踏板被释放时并非总是在使用中,因此,车辆减速行为可能根据惯性行驶功能是否启用而变化。驾驶员因而会经历来自车辆的不期望的或不一致的响应,这种响应可能不利地影响驾驶员的信心。
US5794170B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下坡惯性行驶情形检测装置,该下坡惯性行驶情形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节气门的开度的传感器;用于计算车辆速度的一阶导数的一阶导数计算装置;用于计算车辆速度的二阶导数的二阶导数计算装置以及用于判断机动车辆是否已经开始下坡惯性行驶的下坡惯性行驶情形判断装置;在下坡惯性行驶中,节气门开度为零;上述一阶导数为正,并且上述二阶导数几乎等于零。因此,在下坡惯性行驶情形下可以自动执行用于获得进一步发动机制动的变速器齿轮降档。
US2010/0185368A1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惯性行驶运动以使得车辆可以以平稳的方式惯性行驶或停止的方法及装置。
至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力图克服或减轻与现有技术布置相关联的至少一些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涉及用于启用车辆滑行模式的车辆控制器、发动机控制模块、车辆系统、车辆、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启用车辆滑行模式的车辆控制器,该控制器配置成接收车辆操作数据,所述车辆操作数据包括:
表示扭矩请求的扭矩请求数据;
表示车辆加速度的加速度数据;以及
表示输出扭矩的输出扭矩数据;
其中,控制器配置成分析所述车辆操作数据以识别车辆滑行机会;控制器配置成在已经识别到所述车辆滑行机会并且扭矩请求为正时生成用于启用车辆滑行模式的启用信号。因此,车辆控制器可以在扭矩请求大于零时的负载情景期间建立车辆滑行模式。这通常与驾驶员部分下压节气门踏板的情景——例如,当驾驶员的脚以部分下压状态(即,释放位置与完全下压位置之间的某一位置)接合节气门踏板时——对应。因此,车辆控制器的操作不同于在节气门踏板完全释放时建立惯性行驶模式的现有技术布置。为了强调这些操作状况之间的不同,在本文中使用术语“滑行”来描述本发明。
车辆滑行机会可以对应于当察觉的车辆行为(即,驾驶员察觉到的汽车响应)在滑行模式被启用时基本不变时的情景。控制器可以配置成在与车辆滑行模式的启用相关联的车辆动力学状况(例如,车辆速度和/或加速度)的任何变化至少基本不可察觉时识别到操作状况。至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辆控制系统可以在不考虑驾驶员采取的驾驶方式的情况下提供车辆的操作效率方面的潜在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控制器特别应用在包括内燃发动机的车辆中。当启用车辆滑行模式时,发动机的操作速度会例如减小至发动机空转速度。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控制器也适用于包括电动牵引马达的车辆,例如电动车或混合动力电动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豹路虎有限公司,未经捷豹路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99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