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480049724.3 | 申请日: | 2014-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5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切萨雷·拉萨吉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塔系统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3/04;H02J7/02;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郭栋梁 |
| 地址: | 意大利雷***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 车辆 电池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器。
背景技术
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器的使用已为人所熟知,也就是说,充 电设备可以连接至传统的电源线和电动车辆的电池以对电池本身再充 电。
具体地,这样的电池充电器能够将输入端的由传统电源线提供的 交变电压转换为输出端的直流电流。
更特别地,通常的电池充电器包括能够向电池提供输出电压的功 率单元,该功率单元由各自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
具体地,电子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传统的CAN(Controller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的方式连接至车辆的站,并且一般包 括与站本身通信的接口从而能够接收预定的控制信号。
电子控制单元还包括类型例如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 字信号处理器)的内部控制装置,其能够解释来自车辆站的控制信号 并将其转换为功率单元的控制信号。
具体地,控制装置能够简单地控制功率单元的开启和关闭,能够 调节由功率单元提供的功率或者能够对功率单元本身执行测试操作。
众所周知,电池充电器的最大输出功率受到来自于电源线的最大 输入电流的限制(一般不高于16A)。
因此,传统型号的电池充电器所能够提供的最大功率介于3000W 与3500W之间,这一般要求电动车辆较长的电池再充电时间。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同时使用并联的两个电池充电器已为人所熟 知,这两个电池充电器由电源线提供相同相位或者不同相位的电压。
可替代地,使用具有能够提供更大功率的功率单元的单独电池充 电器也已为人所熟知。
然而,这样的解决方案并没有克服此缺陷。
具体地,同时使用并联的两个电池充电器必然涉及相当高的成本。
事实上众所周知的是,尤其电池充电器的功率单元受制于故障, 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更换整个损坏的电池充电器。
具体地,在使用具有能够提供更大输出功率的功率单元的单独电 池充电器的情况下,这将意味着无法对车辆进行充电直到电池充电器 本身被更换。
此外,同时使用并联的两个电池充电器意味着较大的整体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器,其 能够提供比传统类型的电池充电器更大的输出功率,同时确保低成本 和减小的总体尺寸。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器, 其允许比同时使用并联的两个电池充电器更高的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器, 其允许在简单、合理、容易和有效的范围内使用成本也低的方案来克 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上述的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的用于电动车辆的 电池充电器来实现。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器,包括箱 体,容纳于所述箱体内的至少一个第一功率单元,其输入端可连接至 至少一个外部电源线,并且其输出端可连接至电动车辆的至少一个电 池,以及容纳于所述箱体内的至少一个电子控制单元,其可操作地连 接至所述第一功率单元,所述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器还包括:
容纳于所述箱体内的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单元,其可操作地连接至所 述电子控制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功率单元的输入端可连接至至少 一个外部电源线,并且输出端可连接至电动车辆的至少一个电池。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所述第一功率单元和所述第二功率单元的 引导装置。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其可连接至所述车辆 的站并且能够与所述站通信。
从所述第一功率单元和所述第二功率单元输出的总功率介于 6000W与7000W之间。
所述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器还包括电力切断装置,其可操作 地放置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单元之间,所述电 力切断装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功率单元与所述电源线和所述电池中的至 少一个之间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能够切断电连接。
所述电力切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能够支 持从所述电源线和/或从所述电池的能量回流。
所述电力切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熔断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塔系统股份公司,未经梅塔系统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97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