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底盘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8444.0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2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雅克·瓦尔韦德;让-弗朗索瓦·富克斯;马塞尔·奥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防务和空间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0 | 分类号: | B6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董敏;陈伟伟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底盘 复合材料 制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结构的一般领域。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复 合梁设计,此复合梁设计意在通过使用复合材料来减小特别是用于通 过轨道进行货物运输的轨道运输车辆(有轨车)的结构的重量。
背景技术
如所有运输领域中的情况那样,有轨车建筑行业试图减小形成车 辆的结构的质量,以便通过控制车辆的生产成本以及车辆的能量消耗 来增大有效负载以及/或者减小运输成本。
目前,有轨车仅由金属结构形成,通常由钢并且有时由铝制成。
然而,在考虑运输的情况下,很自然地是设想较轻的实施方式, 特别地是使用复合材料的实施方式。然而,还已知不能通过简单的材 料替换来用相同形状的复合材料结构代替金属结构。为了利用复合材 料特有的所有技术特征及性能,通常有必要完全重新设计这些结构。
在使用复合材料的情况下重新设计这些结构的必要性特别地涉及 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定特征。
要考虑的第一特定特征是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特征,由于复合材 料的各向异性特征,复合材料的性能——特别是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并非在所有方向上都相同,这是因为存在构成该材料的加强纤维。 这种特定特征对适用于各个应用的材料结构予以限定。
要考虑的另一特定特征是所采用的制造工艺(模制、真空灌注、 RTM(树脂传递模塑)、覆合等)的多样性以及用于组装复合材料元 件的组装技术通常是专用于这些材料的。与金属的情况相比,例如, 熔接热定形复合材料实际上是几乎不可行的,但是通过胶合来组装这 种材料却是完全合适的,这与可以在金属的情况下实现的情况恰好相 反。
另一特定特征在于可获得的复合材料的多种变体的特殊性,特别 是在考虑所使用的纤维——无论是矿物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等) 还是有机纤维——的性质的情况下,所使用的纤维的性质给对应的复 合材料提供了不同的性能、性状和成本。因而,基于玻璃纤维的复合 材料是成本最低的,而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成本最高的。
由于这些特定特征,特别是在涉及有轨车且尤其是货车的制造的 情况下,目前还没有大量地研发或者根本没有研发使用复合材料结构 来生产能够运输重负载的车辆。
在此指出,所涉及的复合材料是所谓的“结构性”复合材料,“结 构性”复合材料基于占所述材料约50%的长且连续的纤维,其他约 50%由通常为热定形树脂(例如,环氧树脂(EP)、邻苯二甲酸二烯 丙基酯(DAP)、聚酯或者乙烯基酯的类型)并且例如更罕见地为热塑 性树脂(例如,聚酰胺、聚醚醚酮或者聚乙烯亚胺的类型)的基质构 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以用于制造车辆(如以上所提及 的车辆)的特定复合材料结构。特别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限定一 种有轨车平台结构,该有轨车平台结构的形状特性被优化以使得有轨 车平台结构能够由复合材料制造。
在此,最终目标是针对使鲁棒性方面的性能等于或优于当前结构 的性能,来显著地减小有轨车的结构的质量与此同时对制造成本进行 优化。
为此,本发明在于用于运输货物或乘客的车辆的底盘的复合材料 结构,所述结构构造成在所述结构的各个端部处接纳行进装置或转向 架,所述结构包括形成平台的至少一个中央梁,车辆的负载置于该平 台上。根据本发明,所述梁包括:
-中间箱,该中间箱具有中央部和两个端部,所述端部具有加强 件,该加强件用以承受通过行进装置的铰接元件以及通过设置在车辆 的端部处的减震器元件传递至底盘的应力,中间箱的中央部构造成具 有增强梁对由运输负载施加的弯曲力的抵抗的加强部;
-两个侧箱,所述两个侧箱在中间箱的整个长度范围上延伸并组 装至所述中间箱,所述两个侧箱的上部面与中间箱的上部面形成了梁 的上部面,所述侧箱构造成加强梁对施加在梁上的纵向弯曲力和横向 弯曲力的抵抗;
-形成了蒙皮的覆盖铺板,该覆盖铺板构造成覆盖中间箱和侧箱 的上部面。
根据本发明,构成梁的各个元件由复合材料制成,该复合材料以 玻璃纤维或者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与碳纤维的混合物来加强。
根据可以单独考虑或者以组合的方式考虑的各个特征,根据本发 明的结构具有各种互补特征。因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防务和空间公司,未经空中客车防务和空间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8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气体检测装置的燃气热水器
- 下一篇:驾驶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