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压成型的冷却方法及热压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8321.7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2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福地弘;野村成彦;濑户厚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22/20 | 分类号: | B21D22/20;B21D24/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胡建新;朴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热压成型 热压成型装置 薄钢板 喷出孔 喷出量 制冷剂 供给制冷剂 供给路径 侧模具 预冷却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热压成型的冷却方法及热压成型装置,当对薄钢板(K)进行热压成型时,通过向与下侧模具(12)内部的供给路径(28)相连通的喷出孔(27)供给制冷剂,来对薄钢板(K)进行冷却时,在进行抑制了来自喷出孔(27)的制冷剂的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量的预冷却之后,增加每单位时间的喷出量来进行正式冷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钢板的热压成型的冷却方法及热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使用高张力钢板的汽车部件材料等的钢板成型方法,采用热压成型。热压成型通过在高温下对钢板进行冲压成型,来在变形阻力低的阶段成型,并进行基于急冷的淬火固化,因而能够不产生成型后的变形等成型不良地以高强度取得形状精度高的部件等。
在热压成型中,向模具供给预先利用加热炉加热至规定温度的钢板,在利用放置于拉模(Dice)上或内置于模具中的升降器等夹具上升的状态下,将冲头下降至下止点,在钢板与模具之间,供给例如水等制冷剂来急速地进行冷却。为此,在模具的表面设置一定高度的多个独立的凸部,并且与设置于模具表面的多处的制冷剂的喷出孔相连通的水的流路和用于吸引所供给的水的流路设置于模具的内部。以往的薄钢板的热压成型的冷却方法中,流过冷却水来进行冷却的期间维持相同的流量,因此在冷却时间中,从各喷出孔喷出相同的喷出量。
当使用这种结构的模具来进行热压成型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可以考虑增加冷却水的流量,缩短冷却时间。然而,已判明了根据部位而产生所谓成型形状(弯曲)或淬火特性的质量的偏差。这是因为,喷出孔附近和其周边的制冷剂的流动引起的冷却速度之差,导致了冷却不均匀。即,因冷却速度之差而产生热应力,结果质量产生偏差。并且,发明人进行进一步调查,最终发现以喷出孔为中心以圆环状冷却不均匀。这认为是,若从冷却起初以规定喷出量喷出冷却水,则以将喷出孔为中心的同心圆形状发生漰沸或空气的卷入,由此而发生冷却不均匀。因此,关于制冷剂的供给量,需要一些改善。
此外,关于热压成型方法中的制冷剂的供给控制,申请人之前提出了专利文献1的热压成型方法。在此热压成型方法中,将被加热的厚钢板放置于急冷模具上,将急冷模具保持于下止点,并向厚板钢板供给制冷剂来进行急冷,之后在将急冷模具保持于下止点的状态下,控制制冷剂的供给。具体地,停止制冷剂的供给,经过规定时间之后,再次进行制冷剂的供给,反复进行至少一次上述过程,或在中途暂时减少制冷剂的规定供给流量,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再次增加制冷剂的供给流量。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热压成型方法中,成为对象的钢板为所谓的厚板,其目的也在于,形成在钢板的厚度方向上改变了强度的成型部件。因此,通过该方法,在薄钢板的热压成型中,无法改善在喷出孔附近和其周边发生的如上所述的冷却速度之差引起的冷却不均匀所导致的钢板形状的变形及质量不均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34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抑制对薄钢板进行热压成型时由冷却不均匀引起的形状的变形及质量的偏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发明人进行锐意研究、实验的结果发现,冷却不均匀引起的形状的变形等的原因在于,在制冷剂的喷出孔附近,快速地冷却,但在从上述喷出孔远离的位置,冷却速度变慢,其结果产生温度的偏差。并且,新发现了这种偏差根据供给的制冷剂的流量变化而发生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83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能效管理的无线传输模块
- 下一篇:传感器输出值推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