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溶瘤腺病毒的脑癌治疗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5528.9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2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娟·富埃约;坎德拉里亚·曼扎诺-戈麦斯;查尔斯·康拉德;弗雷德·兰;W·K·阿尔弗雷德·扬;弗兰克·图法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那翠丝有限公司;得克萨斯州大学系统董事会 |
主分类号: | A61K35/768 | 分类号: | A61K35/76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郑斌;彭鲲鹏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溶瘤腺 病毒 治疗 | ||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6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836,230的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
发明背景
A.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性地涉及医药和肿瘤学领域。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使用溶瘤腺病毒来在患者中治疗胶质瘤的组合物和方法。
B.相关技术说明
癌症的发生被理解为是通过遗传改变的积累所发生的复杂、多步骤生物学进程的结果。这些改变中的很多(如果不是全部)都涉及特定的细胞生长控制基因。这些基因通常分为两类: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和肿瘤抑制基因。这两类基因的突变通常都对含有改变之遗传物质的细胞赋予了生长优势。
与原癌基因相反,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是对抗细胞增殖。当通过如点突变或缺失使肿瘤抑制基因失活时,细胞中控制生长的调控机制被打乱。已经将成视网膜细胞瘤肿瘤抑制剂基因的功能突变和/或丧失与肿瘤形成相关联。在一些情况下,脑瘤是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外部的原发性肿瘤向脑部的转移瘤。由转移瘤衍生的脑瘤通常比脑部的原发性脑瘤更常见。转移至脑的最常见原发性肿瘤是肺瘤、乳腺瘤、黑素瘤和肾瘤。这些脑转移瘤通常发生在多个部位,但也可能发生孤立性转移瘤。
由于常规治疗通常失败并且具有毒性,因此基因治疗是用于脑瘤(包括胶质瘤在内)的有前景的治疗。另外,对导致恶性肿瘤之遗传异常的鉴定提供了关键性的分子遗传信息从而有助于设计基因治疗。肿瘤进展中显示的遗传异常包括肿瘤抑制基因失活以及多种生长因子和致癌基因(oncogene)过表达。肿瘤治疗可通过提供编码治疗性多肽的多核苷酸或者提供靶向肿瘤之突变及由此导致的异常生理状况的其他治疗剂来实现。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区别之处正是这些突变和异常生理状况。肿瘤选择性病毒将会是用于基因治疗的有前景的工具。已将病毒如何复制的知识的最新进展应用于设计肿瘤选择性溶瘤病毒。在胶质瘤中,已表明有三类病毒可用于动物模型:可选择性地在ras途径激活的肿瘤中进行复制的呼肠孤病毒(Coffey等,1998);经遗传改变的单纯疱疹病毒(Martuza等,1991;Mineta等,1995;Andreanski等,1997),其包括可通过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中蛋白质的差别表达激活的那些(Chase等,1998);以及不能表达E1B55kDa蛋白并用于治疗p53-突变肿瘤的突变腺病毒(Bischof等,1996;Heise等,1997;Freytag等,1998;Kirn等,1998)。总而言之,这些报道确认了溶瘤病毒作为抗癌剂的相关性。在全部三种系统中,目标均是病毒的瘤内扩散和选择性地杀灭癌细胞的能力。在关键点处靶向细胞途径的经遗传修饰腺病毒在胶质瘤中同时具有强力和选择性的抗癌作用。
由于大多数胶质瘤中存在p16/Rb/E2F途径的异常,因此已注意到对Rb途径的靶向与胶质瘤治疗的相关性(Fueyo等,1998a;Gomez-Manzano等,1998)。通过转移p16和Rb基因替代丧失的肿瘤抑制活性来靶向该途径已产生了细胞抑制效应(Fueyo等,1998a;Gomez-Manzano等,1998)。由于外源野生型E2F-1诱导细胞凋亡并且抑制体内肿瘤生长,因此E2F-1的转移产生了强效的抗癌作用(Fueyo等,1998b)。然而,用现有的腺病毒构建体治疗人胶质瘤实际上并不能影响肿瘤的显著部分,这主要是因为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不能够复制并感染其它细胞,从而不能将外源核酸转移至足够数量的癌细胞(Puumalainen等,1998)。尽管对p16/Rb/E2F途径的靶向产生了体内抗癌作用,但是载体系统的这一缺陷限制了所述基因的体内治疗效果。
仍然需要用于癌症(特别是脑瘤)的另外治疗,其包括构建能够进行细胞特异性复制的另外的溶瘤病毒。另外的治疗包括具有治疗能力或者能够被体内追踪的腺病毒。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那翠丝有限公司;得克萨斯州大学系统董事会,未经德那翠丝有限公司;得克萨斯州大学系统董事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55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