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除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37312.8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8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雪原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0/02 | 分类号: | B60K20/02;B60R25/06;F16H63/3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宫崎***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机构 | ||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3年7月2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3-156461”而主张优先权,且通过参照引入其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等车辆中搭载有用于将自动变速器的档位在驻车位置(P)、驱动位置(D)及倒车位置(R)等之间切换的变速杆装置。变速杆装置例如具备:被支承为在前后方向上倾斜动作自如的变速杆;以及将变速杆的根部的周围覆盖,且具有沿着变速杆倾斜动作的方向形成的引导槽的孔罩。
上述的变速杆装置构成为,使变速杆沿着引导槽进行倾斜动作,从而能够进行与倾斜动作位置对应的换档。
另外,在上述的变速杆装置上例如设有换档锁定机构,该换档锁定机构用于对发动机停止状态下的变速杆的倾斜动作进行禁止(锁定状态)。换档锁定机构构成为,在发动机起动后,在制动踏板被踏入且设置于变速杆的按钮被按下的状态下,许可变速杆的倾斜动作。
然而,在对变速杆施加强力的情况下,换档锁定机构可能发生破损。在该情况下,即便在发动机停止状态下,也可能使变速杆从驻车位置向驱动位置进行倾斜动作。因此,能够使车辆自由地移动。因而,能够推走(所谓Push&Steal)车辆等,从而可能导致被盗等。尤其在美国及加拿大等,对于搭载有电子防盗系统的车辆,存在废除转向锁等那样的防盗装置的适用义务的倾向。因此,认为上述那样的换档锁定机构的破损引起的被盗增加。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孔罩的引导槽内设置限动件的结构,该限动件对变速杆的从驻车位置的倾斜动作进行限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26226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需要将上述的限动件与变速杆装置分体设置。因此,可能会导致大型化及部件件数的增加。
另外,需要每当发动机停止时装配限动件,且每当发动机起动时取下限动件。因此,装卸操作繁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大型化及部件件数的增加且简易的消除机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消除机构采用以下的结构。
(1)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其安装于能够旋转的支轴,并且借助所述支轴而与输出装置连接;旋转杆,其以能够绕所述支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部,并且根据来自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进行旋转;以及致动器,其配设在所述旋转杆及所述主体部中的任一侧,且在将所述旋转杆与所述主体部连结的连结位置和将所述旋转杆与所述主体部的连结解除的非连结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该结构,在致动器的连结位置,旋转杆及主体部连结。因此,当通过来自输入装置的输入而使旋转杆旋转时,主体部与旋转杆一起旋转。于是,安装有主体部的支轴绕轴心旋转。由此,支轴的旋转向输出装置传递,从而由输出装置输出与输入装置的输入操作对应的动作。
另一方面,在致动器的非连结位置,旋转杆及主体部的连结被解除。因此,虽然通过来自输入装置的输入而使旋转杆旋转,但主体部维持静止的状态。即,旋转杆相对于主体部进行空转动作。因此,与输入装置的输入操作相伴的旋转杆的旋转不会向支轴传递,也不会向输出装置传递。由此,例如在车辆停止时的状态下,即便在输入装置意外地被操作的情况下,输入装置的输入操作也不会向输出装置传递。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在将输入装置与输出装置连接的传递机构上设有消除机构。由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分体地设置限动件等。因此,能够抑制大型化及部件件数的增加。
另外,通过致动器的移动来切换连结位置和非连结位置。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装卸分体的限动件。其结果是,能够提供简易的消除机构。
(2)在所述(1)的消除机构的基础上,优选具备安全销,所述安全销构成为能够在所述致动器的从所述连结位置向所述非连结位置的移动轨迹上突出,且在所述致动器位于连结位置时,所述安全销位于所述移动轨迹上的突出位置,从而限制所述致动器向所述非连结位置的移动。
根据该结构,在致动器位于连结位置时,将安全销配置于突出位置。因此,即便致动器意外地朝向非连结位置移动,致动器与安全销也在致动器的移动轨迹上发生干涉。因此,致动器的进一步的移动被限制。因而,能够防止因致动器的误动作等而使致动器返回非连结位置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制锁有限公司,未经本田制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7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点协作处理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