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梯的导轨对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6346.5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8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M·哈格;A·雷维尔塔费尔南德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力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2 | 分类号: | B66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梯 导轨 对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校准导轨对准误差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导轨用于引导电梯在电梯竖井中的竖直运动。电梯竖井的相对的壁上有两个导轨,并且电梯通过面对导轨的导靴或导轮链接到导轨。导轨由多个导轨分段构成,多个导轨分段从其竖直端部连接到彼此以形成用于电梯的连续的引导结构。通过连接元件(例如鱼尾板)来确保两个相邻的导轨分段之间的连接,连接元件通过螺栓等附接到两个导轨分段。导轨通过支架附接到电梯竖井的壁。
相邻的导轨分段的准确对准是必需的,以防止当电梯运动经过两个导轨分段的结点时在电梯路径中的干扰以及以确保导靴或导轮在电梯运动的整个长度上适当地接触导轨。当前,被称为填隙(shimming)的对准误差的校正通过在导轨分段与鱼尾板之间添加垫圈或垫片来实现。如果适当地进行,则其将导轨分段中的弯曲变平并且将两个导轨分段的端部移动以准确地面对彼此。
导轨通常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安装在电梯竖井中。首先在铅垂线或激光波束的帮助下估计每个导轨应当沿着其行进的竖直线。然后将两个自下而上的导轨分段(每个导轨分段在电梯竖井的每个相对的壁上)通过支架附接到壁。检查导轨分段的笔直性并且根据需要通过支架来对其进行调节。然后,将下一对导轨分段安装在第一对的顶部并且将其附接到壁作为前面的导轨分段。相对于下面的导轨分段来检查导轨分段的笔直性并且根据需要通过支架来对其进行调节。然后在所形成的结点处添加鱼尾板并且使得端部对准。重复这一过程直到两个导轨都完成。通过填隙,即通过在导轨分段与鱼尾板之间添加垫片或垫圈以在导轨分段中对微小的曲率施加力从而改变导轨分段的端部的位置,来执行导轨分段的最终调整。这校正了可能源自于所完成的导轨内的张力的在不同的方向上的对准误差。
在电梯的构造阶段的初始填隙之后,在电梯投入使用之后通常需要或推荐重复这一过程,因为构造和导轨分段都可能随着时间而轻微改变其尺寸从而引起不准确的对准或导轨分段的弯曲。
在专利文档US 4079817中,公开了鱼尾板,其包括中间部分,要结合的导轨分段的端部被固定到该中间部分,以及与相邻的导轨分段的背面间隔开的整体延展部分。整体延展部分包括顶举螺栓,调节顶举螺栓以在导轨分段上提供力以校正导轨分段的未对准以及约束导轨分段从而保持准确的位置。由于鱼尾板的中间部分比整体延展部分厚,可以将顶举螺旋调节成将导轨分段强迫到适当的位置。然而,根据US 4079817,螺栓取决于导轨分段的未对准的方向(即弯曲朝着电梯竖井的内部还是朝着其壁)而从不同的方向螺钉固定到导轨分段。这表示,可能需要在其被安装之后重新去除鱼尾板以改变顶举螺栓的方向。另外,在顶举螺旋的一个定向上,在导轨分段中没有对应的孔(顶举螺旋需要相对于鱼尾板来推动导轨分段),而在其他定向中,需要孔以进行调节(顶举螺旋需要相对于鱼尾板来拉动导轨分段)。
当前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填隙必须手动进行,这很耗时并且需要大量专门的技术,从而使得其很昂贵并且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导轨对准系统和一种用于校正导轨对准误差的方法。
导轨对准系统和用于校正导轨对准误差的方法特别地而非仅意在用于电梯,特别是用于建筑物的乘客电梯或货物电梯。然而,导轨对准系统和用于校正导轨对准误差的方法也可以与其他导轨一起使用。
本文中的导轨表示引导电梯在电梯竖井中的基本上竖直的运动的连续的轨道。导轨分段表示从其一端附接到相邻的导轨分段或者从其两端附接到两个相邻的导轨分段的导轨的分段。
校正导轨对准误差(填隙)在本文中表示其中在连接元件(通常为鱼尾板)以及附接至其的部件的帮助下调节导轨分段的曲率或者两个相邻的导轨分段的相对位置以便校正导轨对准误差的过程。
导轨对准系统在本文中表示附接到两个相邻的导轨分段的连接元件(诸如鱼尾板)、位于导轨分段与连接元件之间的中间元件(诸如垫圈、垫片、片弹簧、或弹性垫条,接触连接元件的两个导轨分段的位置可能通过上述中间元件)、以及将连接元件附接到导轨分段的压缩元件(诸如螺栓、螺母、可调节别针、夹钳或紧固装置)。中间元件可以是单独的或者集成到导轨对准系统的其他元件中的。
弹簧在本文中表示弹性的或者比环绕承重结构更具有柔性的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力股份公司,未经通力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63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空心O形圈式卸灰球阀
- 下一篇:双室式空气滤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