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波屏蔽用金属箔、电磁波屏蔽材和屏蔽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5687.0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9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幸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JX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B32B15/08;C23C30/00;C25D5/10;C25D5/50;C25D7/06;H01B5/02;H01B5/14;H01B7/1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赵莹;刘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波 屏蔽 金属 电缆 | ||
[课题]提供耐腐蚀性比以往的镀Sn更优异的电磁波屏蔽用金属箔、电磁波屏蔽材和屏蔽电缆。[解决手段]电磁波屏蔽用金属箔,在由厚度超过4μm的金属箔1构成的基材的单面或两面,形成包含A元素和B元素组的合金层2,所述A元素包含Sn或In,所述B元素组选自Ag、Ni、Fe、和Co中的1种以上,在合金层与基材之间形成有由B元素组构成的基底层3,所述A元素的附着量为10~300μmol/dm2、且B元素组的总附着量为40~900μmol/dm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有树脂层或树脂膜且用于电磁波屏蔽材的金属箔、电磁波屏蔽材和屏蔽电缆。
背景技术
镀Sn覆膜具有耐腐蚀性优异且可焊性良好、接触电阻低这一特征。因此,例如作为车载电磁波屏蔽材的复合材料,对铜等的金属箔镀敷Sn来使用。
作为上述复合材料,使用了在由铜或铜合金箔构成的基材的一个面上层叠树脂层或膜,并在其它面上形成有镀Sn覆膜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等离子显示器用的电磁波屏蔽体,报告有如下技术:在透明基材上形成铜箔的电路,对铜箔的显示画面侧的表面实施由锡和镍和钼构成的合金镀敷,从而降低反射率(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09/144973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015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针对以汽车用途为首的室外环境中使用的电磁波屏蔽材要求严苛的耐腐蚀性,进而还需要耐受NOX、SOX之类的腐蚀性气体的耐性。另外,设想到发动机房等的高温环境中的使用,针对电磁波屏蔽材还要求耐热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与以往的镀Sn相比耐腐蚀性、耐热性更优异的电磁波屏蔽用金属箔、电磁波屏蔽材和屏蔽电缆。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各种研究,其结果,通过在金属箔的表面形成包含规定元素的合金层,与以往的镀Sn相比,成功地使耐腐蚀性、耐热性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磁波屏蔽用金属箔在由厚度超过4μm的金属箔构成的基材的单面或两面形成包含A元素和B元素组的合金层,所述A元素包含Sn或In,所述B元素组选自Ag、Ni、Fe和Co中的1种以上,在前述合金层与前述基材之间形成有包含前述B元素组的基底层,前述A元素的附着量为10~300μmol/dm2、且前述B元素组的总附着量为40~900μmol/dm2。
前述合金层优选为金属间化合物。
前述合金层优选还包含选自P、W、Fe和Co中的1种以上的C元素组。
前述C元素组的总含有率相对于前述合金层总体优选为40wt%以下。
前述合金层中包含的Cu、Al和Zn的总含有率优选为10wt%以下。
前述合金层的表面优选形成有氧化物。
前述基材优选由金、银、铂、不锈钢、铁、镍、锌、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构成。
优选的是,前述基材为铝或铝合金,前述基材与前述基底层之间形成有Zn层。
本发明的电磁波屏蔽材中,在前述电磁波屏蔽用金属箔的单面层叠有树脂层。
前述树脂层优选为树脂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X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未经JX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5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百合大田土壤消毒方法
- 下一篇:高电压发生装置以及X射线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