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2281.7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7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杉村贤吾;桑山和利;牧原正径;加藤吉毅;榎本宪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B60H1/03;B60K6/22;B60L1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31210 | 代理人: | 徐乐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管理 系统 | ||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考
本申请以2013年6月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117550以及2013年6月2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132276为基础,这些申请的申请内容以参考的形式并入至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包括:高压侧换热器(室内冷凝器),其使从制冷循环的压缩机中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与去往车室内的送风空气进行换热;以及低压侧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其使经制冷循环的膨胀阀减压膨胀后的低温低压冷媒与外部空气进行换热。
在该以往技术中,冷媒在低压侧换热器中从外部空气中吸收热量,在高压侧换热器中对去往车室内的送风空气散发热量。由此,可汲取外部空气的热量来加热去往车室内的送风空气。即,可通过热泵循环来进行制热。
在上述以往技术中,在室内冷凝器中使制冷循环的高压侧冷媒与去往车室内的送风空气进行换热。因而,当冷媒在室内冷凝器中泄漏时,有冷媒也会泄露至车室内之虞。
此外,在上述以往技术中,由于必须对室外换热器导入外部空气,因此室外换热器被配置在车辆最前部。因此,即便是在轻度的碰撞事故中,车辆的室外换热器有时也会被破坏,导致冷媒释放至大气中。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0528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冷媒释放至大气中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冷媒泄露至车室内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
本申请的又一目的在于在利用吸热用换热器使经低压侧换热器冷却后的热媒与空气进行换热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中,可靠地获得用以融化附着在吸热用换热器上的霜的热量。
本申请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热媒的温度降低至所需程度以上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第1形态,热管理系统包括:低压侧换热器,其通过制冷循环的低压侧冷媒与热媒的换热来冷却热媒;第1热媒回路,经低压侧换热器冷却后的热媒在第1热媒回路循环;高压侧换热器,其通过制冷循环的高压侧冷媒与热媒的换热来加热热媒;第2热媒回路,经高压侧换热器加热后的热媒在第2热媒回路循环;以及切换装置,其对第1热媒回路与第2热媒回路连结的连结模式与第1热媒回路与第2热媒回路未连结的非连结模式进行切换。在第1热媒回路中流动的热媒的温度低于第1预定温度的情况下,切换装置选择连结模式。在第1热媒回路中流动的热媒的温度在第2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切换装置选择非连结模式。
因此,可将在第1热媒回路中流动的热媒的温度保持在第1预定温度以上,所以可抑制热媒的温度降低至所需程度以上。
根据本申请的第2形态,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其吸入并排出冷媒;高压侧换热器,其通过从压缩机中排出的冷媒与第1热媒的换热来加热第1热媒;减压装置,其使经高压侧换热器换热后的冷媒减压;低压侧换热器,其通过经减压装置减压后的冷媒与第2热媒的换热来冷却第2热媒;吸热用换热器,其通过经低压侧换热器冷却后的第2热媒与空气的换热来使第2热媒吸热;导入部,其将经高压侧换热器加热后的第1热媒的热量导入至吸热用换热器;以及热媒温度调整装置,其判定吸热用换热器上是否附着有霜,在判定为吸热用换热器上附着有霜的情况下,提升经高压侧换热器加热后的第1热媒的温度。
在吸热用换热器中,第2热媒与空气进行换热。因而,即便因车辆的碰撞事故等而导致吸热用换热器被破坏,也可防止冷媒释放至大气中。此外,由于在判定为吸热用换热器上附着有霜的情况下会提升第1热媒的温度,因此可将第1热媒的热量可靠地导入至吸热用换热器。因此,能可靠地获得用以融化附着在吸热用换热器上的霜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的非连通模式的概略图。
图2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的连通模式的概略图。
图3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的电子控制部的图。
图4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5为表示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6为第2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的控制处理中所使用的控制特性图。
图7为表示冷却水的温度与冷却水的黏度的关系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2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机动车窗玻璃的密封装置
- 下一篇:具有降噪胎面花纹的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