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最佳化感官质量的微藻粉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30333.7 | 申请日: | 2014-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4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阿芒迪娜·德吕翁;海克·耶罗施;玛里琳纳·吉耶芒;塞缪尔·帕蒂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比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2 | 分类号: | G01N33/0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青;缑正煜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最佳 感官 质量 微藻粉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用于测定微藻粉组合物的感官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测定13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含量,所述13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为庚醛、3‑辛烯‑2‑酮、2,4‑庚二烯醛、3,5‑辛二烯‑2‑酮、2,4‑壬二烯醛、2,4‑癸二烯醛、己酸、2‑乙基己酸、庚酸、肉豆蔻酸酯‑1、月桂酸酯‑1、肉豆蔻酸酯‑2和香叶基丙酮。
本发明涉及具有最佳化感官特征的小球藻(Chlorella)属的微藻粉的新颖组合物,由此使得可将其掺入食物调配物中且并不生成不合意风味;且还涉及用于评估小球藻属的微藻粉的组合物的感官特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历史上,仅需要“水和日光”生长的藻类在长期以来被视为食物来源。
存在若干可用于食品中的藻类物种,大部分为“大型藻类”,例如海带、海白菜(石莼(Ulva lactuca))和紫菜属(Porphyra)(培养于日本)或“红皮藻(dulse)”(帕尔玛利亚掌叶(Palmaria palmata))型红藻。
然而,除这些大型藻类外,还存在其他由“微藻”代表的藻类来源,也就是海洋或非海洋起源的光合作用或非光合作用单细胞微型藻类,其经培养应用于生物燃料或食品中。
举例来说,在开放的泻湖中(在光养条件下)培养螺旋藻(钝顶螺旋藻(Arthrospira platensis))以用作食品补充剂或以少量掺入糖果产品或饮料中(通常小于0.5%重量/重量)。
其他富含脂质的微藻(包含某些小球藻型物种)在亚洲国家作为食品补充剂也很受欢迎(提及产生ω-3-脂肪酸的隐甲藻(Crypthecodinium)或裂壶藻(Schizochytrium)属的微藻)。
小球藻型微藻粉的产生和用途例如描述于文件WO 2010/120923和WO 2010/045368中。
微藻粉的油部分可基本上由单不饱和油构成,与常见于常规食物产品中的饱和、氢化和多不饱和油相比,可提供营养及健康优势。
在期望以工业方式从所述微藻的生物质产生微藻粉粉末时,不仅从技术角度看,并且从所产生组合物的感官特征看,仍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实际上,尽管例如使用以光合作用方式培养于室外池塘中或通过光生物反应器产生的藻类粉末是可商购的,但其具有深绿色(与叶绿素有关)和强烈的难闻味道。
即使调配于食物产品中或作为营养补充剂,这些藻类粉末也总是赋予食物产品或营养补充剂这种在视觉上无吸引力的绿色且具有难闻腥味或海洋藻类的气味。
另外,已知某些蓝藻物种天然地产生气味性化学分子(例如土臭素(反式-1,10-二甲基-反式-9-萘烷醇)或MIB(2-甲基异龙脑)),从而产生泥土或发霉味道。
至于小球藻,本领域中通常所接受的描述语为“绿茶”味道,其略微类似于其他绿色植物粉末(例如粉末状绿色大麦或粉末状绿色小麦),该味道是源于其高叶绿素含量。
它们的气味通常仅在它们与具有强烈气味的植物或柑橘类果汁混合时才被遮蔽。
因此,仍存在对于获得具有适宜感观质量的小球藻属的微藻粉的组合物并且允许将其用于更多和更多样化食物产品中的未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申请公司已发现,可通过提供具有最佳化感官特征且特征在于其13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含量的微藻粉组合物来满足此需要。
因此,本发明涉及用于测定微藻粉组合物的感官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测定13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含量,该13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为庚醛、3-辛烯-2-酮、2,4-庚二烯醛、3,5-辛二烯-2-酮、2,4-壬二烯醛、2,4-癸二烯醛、己酸、2-乙基己酸、庚酸、肉豆蔻酸酯-1、月桂酸酯-1、肉豆蔻酸酯-2和香叶基丙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比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科比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03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