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式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6117.5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4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弗罗伯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特维克原料技术德国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5/04 | 分类号: | F27B5/04;F27B9/20;F27B9/24;F27B9/3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蔡石蒙,车文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 ||
1.输送式炉(6),具有:
炉窑(51),所述炉窑(51)包括入口开口(53)和出口开口(54);
加热装置(60),所述加热装置(60)用于加热由所述炉窑(51)界定的体积(50);和
闭合的输送带(57),所述输送带(57)至少部分地由金属制造,
其中所述输送带(57)的第一段(63)延伸贯穿所述炉窑(51),使得在所述输送式炉运行期间,待退火的工件能够通过所述入口开口(53)被输送进入所述炉窑(51)中并且通过所述出口开口(54)被输送离开所述炉窑(51),
其中所述输送带的第二段(64)在所述炉窑(51)外延伸,并且
其中,在所述输送式炉运行期间,所述输送带(57)的所述第一段能够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而同时所述输送带(57)的一段能够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式炉包括加热装置(60),所述加热装置(60)被布置成使得在所述输送式炉运行期间,所述加热装置(60)加热在所述炉窑(51)外的所述输送带(57)的所述第二段(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式炉(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60)被布置成使得所述加热装置(60)在所述输送式炉运行期间将由所述炉窑(51)界定的体积(50)加热到从950℃到1150℃范围中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式炉(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60)被布置成使得所述加热装置(60)在所述输送式炉运行期间将由所述炉窑(51)界定的体积(50)加热到从1000℃到1100℃范围中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式炉(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60)被布置成使得所述加热装置(60)在所述输送式炉运行期间将由所述炉窑(51)界定的体积(50)加热1080℃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式炉(6),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输送带(57)的所述加热装置(60)被布置成使得用于所述输送带(57)的所述加热装置(60)在所述输送式炉运行期间将所述输送带(57)的所述第二段加热到从300℃到500℃范围中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式炉(6),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输送带(57)的所述加热装置(60)被布置成使得用于所述输送带(57)的所述加热装置(60)在所述输送式炉运行期间将所述输送带(57)的所述第二段加热到从350℃到450℃范围中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式炉(6),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输送带(57)的所述加热装置(60)被布置成使得用于所述输送带(57)的所述加热装置(60)在所述输送式炉运行期间将所述输送带(57)的所述第二段加热到400℃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式炉(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57)是网孔带。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式炉(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57)由不锈钢制造。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式炉(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57)由奥氏体不锈钢合金制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送式炉(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57)由镍铁铬固溶合金制造。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式炉(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式炉包括至少两个辊(58、59),所述输送带(57)在所述至少两个辊(58、59)上偏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式炉(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式炉包括至少一个马达驱动的辊(58、59),所述辊(58、59)与所述输送带(57)接合,使得所述辊(58、59)的旋转运动导致所述输送带(57)的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窑(51)包括被连接到保护气体容器的气体入口,使得由所述炉窑(51)界定的体积(50)在所述输送式炉运行期间能够暴露于保护气体氛围。
15.皮尔格式轧管机机组,具有冷轧管机(1),且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输送式炉(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特维克原料技术德国公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特维克原料技术德国公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61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移估计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 下一篇:蒸汽蒸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