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光性基板、有机LED元件、透光性基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25507.0 | 申请日: | 2014-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9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 发明(设计)人: | 真下尚洋;木原直人;前重和伸;藤原晃男;岸政洋;中村伸宏;礒部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3C17/34 | 分类号: | C03C17/34;B32B17/06;H01L51/50;H05B33/02;H05B33/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多益;金明花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 性基板 有机 led 元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光性基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含有选自Bi、Ti、以及Sn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玻璃基板、形成于该玻璃基板上的被覆层、形成于该被覆层上的透明导电膜,上述被覆层通过干式的成膜方法成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光性基板、有机LED元件、透光性基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元件广泛用于显示器、背光、以及照明用途等。
通常的有机LED元件具备设置于玻璃基板上的第一电极(阳极)、第二电极(阴极)、和设置于这些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如果向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和电子被从各自的电极注入到有机发光层中。该空穴和电子在有机发光层内再结合时产生键能,有机发光层中的有机发光材料通过该键能被激发。由于激发的发光材料回到基底状态时产生发光,藉此可得到发光(LED)元件。
通常,在第一电极、即阳极中使用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这样的透明导电层,在第二电极、即阴极中使用铝以及银等金属电极层。
通常,在制造有机LED元件时,在含有Bi等的玻璃基板上形成透明导电层来作为第一电极。(常常将在玻璃基板上形成透明导电层而构成的构件称为“透光性基板”。“透光性基板”例如可作为成为有机LED元件等成品之前的半成品使用。)
另外,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非氧化性气氛下,以Bi2O3为主成分的光学玻璃的玻璃成分中的铋被还原,析出氧化亚铋、金属铋等,发生着色(黑色)或表面粗糙的记载。于是,这样的着色或表面粗糙在成为玻璃表面的缺陷的同时,也成为使透过率下降的原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154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含有Bi等的玻璃基板有时因为周围的环境而变色等。于是,在本发明人等的研究中,认为在玻璃基板上形成ITO膜时常常发生在玻璃基板上着色的现象。
这样的玻璃基板的着色对透光性基板、进而对有机LED元件的特性有较大影响。例如,在具备发生了着色的玻璃基板的有机LED元件中,在使用时,有机发光层中产生的光在元件内部被吸收殆尽,会发生光的获取效率大幅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显著抑制了着色的发生的透光性基板、以及具有这样的透光性基板的有机LED元件。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显著抑制了着色的发生的透光性基板的制造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光性基板,其特征在于,具有:
含有选自Bi、Ti、以及Sn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玻璃基板,和
形成于该玻璃基板上的被覆层,和
形成于该被覆层上的透明导电膜;
上述被覆层通过干式的成膜方法成膜。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透光性基板,其特征在于,具有:
玻璃基板,和
形成于该玻璃基板上的含有选自Bi、Ti、以及Sn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散射层,和
形成于该散射层上的被覆层,和
形成于该被覆层上的透明导电膜;
上述被覆层通过干式的成膜方法成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55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 下一篇:切割层叠强化玻璃基材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