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延展聚合物内的核酸的检测和定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5472.0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9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阿马纳特·梅特拉;大卫·莫兰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WM.雷格利JR.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09 | 分类号: | C12N15/09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金海霞;杨青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展 聚合物 核酸 检测 定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从粘附于可以在活生物体内延展、尤其是可以在所述活生物体的口腔内延展的聚合物的微生物或哺乳动物细胞提取核酸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粘附于可延展聚合物例如口香糖的微生物的检测和定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从粘附于可以在活生物体内延展的聚合物、特别是可以在所述活生物体的口腔中延展的聚合物或俘获在所述聚合物内的微生物或哺乳动物细胞提取核酸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粘附于可延展聚合物例如口香糖或俘获在其中的微生物的检测和定量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口香糖首次使用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在那里人们使用来自于乳香黄连木的树脂来止渴或清新口气。直至19世纪晚期,第一块口香糖才成功上市,在那时,人心果树的橡胶状树汁形成了口香糖的基础。在20世纪晚期,口香糖不仅被当作生活方式的象征,而且也已报道了对认知表现、情绪、警觉性和食欲控制的影响。此外,口香糖已被更多地朝向口腔护理和功能性食品(“营养品”)方向开发,因为它提供了容易应用的药物递送介质,对口腔健康具有潜在益处。高达每人每年2.5kg的高消费率已使其成为数十亿美元的产业。
一般来说,口香糖由被称为胶基的合成弹性体如聚乙酸乙烯酯或聚异丁烯的水不溶性混合物构成。对胶基材料的重要要求是它们在口中不溶解,并且可以被长时间咀嚼而不经历组成变化。在所有可商购的口香糖中,胶基被增补有结构剂、软化剂和调味剂,而目前,糖常常被人造甜味剂例如山梨糖醇、木糖醇或甘露糖醇代替。
据描述,包含木糖醇和其他人造甜味剂能减少牙齿上口腔生物膜的形成。口腔生物膜是世界上最普遍的感染性疾病、即龋齿和牙周病的病因。龋齿由牙釉质的天然存在的去矿化与再矿化之间的失衡造成。当由于糖被牙齿上口腔生物膜的所选成员发酵而造成口腔生物膜的pH下降到低于5.5时,发生去矿化。大多数人造糖不被或几乎不被口腔细菌发酵,因此不降低pH。此外,口香糖引起咀嚼增加,其刺激唾液产生,因此提高了口腔中再矿化所需的钙和磷酸盐的浓度。已向商品化口香糖添加了氟化物,以防止牙釉质去矿化并刺激再矿化。将咀嚼口香糖当作每日口腔卫生程序的补充是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因为古往今来大多数人不能维持预防疾病所需的口腔生物膜控制水平。这导致了向口香糖掺入抗微生物剂例如氯己定和草药提取物,并且事实上已证明口香糖在防止口腔生物膜的重新生长方面是成功的。尽管已知咀嚼口香糖有助于除去齿间残渣(Kakodkar等,Dental ResearchJournal 7:64–69,2011),并且已向口香糖添加去污剂例如多磷酸盐以提高它们的清洁力,但尚不清楚咀嚼口香糖是否真正从口腔除去细菌。特别是通过口香糖优先除去引起疾病的生物体例如产酸的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或被视为牙釉质的初始定植者的物种,使口香糖变成每日口腔卫生程序的有价值的补充。
人类口腔含有不同且大量的菌群,并且胃肠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许多疾病可以在口腔中显现。还存在许多口腔特有的疾病。除了细菌生物体之外,口腔微生物可以包括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物种,并且许多这些微生物粘附于牙齿、龈沟、舌和颊粘膜。每个位点具有允许生物体实现驻留的独特方式。许多这些微生物可能粘附于它们在口腔中时接触的聚合物,并且这些聚合物除了包括如上所述的口香糖之外,还包括牙科和牙周器具和组合物。
因此,对于开发检测、鉴定和定量粘附于口腔中的聚合物或俘获在所述聚合物内的微生物、例如在使用后被捕获在口香糖中的细菌的新方法,存在着需求。
发明内容
已知口香糖对维持口腔健康有贡献;然而,尚不清楚口香糖是否能够实际上从口腔除去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扩增方法例如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来检测和定量来自于微生物的核酸的方法,所述微生物粘附于活生物体口腔内的可延展聚合物例如口香糖的外表面和/或俘获在所述聚合物的内表面中。本文中提供的研究描述了一种定量和定性被捕获在咀嚼后的口香糖中的细菌的数量的方法(体外或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WM.雷格利JR.公司,未经WM.雷格利JR.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5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接双环核苷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主动射线的旋转体轮廓检测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