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器中的生物制药液体冻结状态的监测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5049.0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8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乔纳森·卡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多利斯斯泰迪姆北美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G01N7/14;G01K11/28;F25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童锡君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制药 冻结状态 宏观参数 接收器 热处理 分析系统 控制参数 塑料制成 液体冻结 监测 传感器 包层 盛装 探测 容纳 外围 转换 | ||
适用于监测盛装在用于容纳必须在液态和冻结状态之间转换的生物制药液体的容器中的生物制药液体的冻结状态的装置,包括由塑料制成的外围包层(25),连接着热处理接收器(5)。它包括传感器(19),适用于探测为容器的宏观参数的控制参数,以及分析系统(62),适用于根据容器的宏观参数来确定生物制药液体的冻结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置于容器中的生物制药液体冻结状态的监测。
它涉及适用于盛装生物制药液体的容器,其特别装备用于监测生物制药液体的冻结状态,包括这种容器和适用于监测生物制药液体的冻结状态的装置的系统,以及适用于检测置于该容器中的生物制药液体的冻结状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背景下,术语“生物制药液体”可以理解为意指一种来源于生物技术的液体——培养基、细胞培养物、缓冲溶液、人造营养液、血分数血产品的派生物或一种制药液体,或更广泛地说是一种用于医疗领域的液体。
已知一种具有柔性四壁的容器,特别适合于盛装这种生物制药液体而且已具有相当高水平。一般来说,这种容器可能与一种刚性支承结构相关联以构成一种生物制药液体盛装工具。这种盛装工具在例如EP 1,441,585中有说明。这种盛装工具的更多示例请见WO2007/103917。
为了在处理步骤之前或为后续使用更好地保存生物制药液体,也提出了将其以冻结形式保存。为此,提供了热处理系统(热和/或冷),尤其用于冻结盛装在容器中的生物制药液体。生物制药液体的特殊性能促进了特别适合冻结的容器的开发,例如EP 1,441,586中所述的具有轻微楔形的容器。
同样地,最近也提出了特别适合生物制药液体的冻结系统。这种系统在例如EP 1,389,292中有所说明,而且特别有效。EP 1,407,302描述了另一特别适合阶梯形容器的系统。近来,一种用用于袋子的改良冻结系统在WO 2011/063381中披露。
应该理解的是,对于生物制药液体而言,监测和控制冻结状态是绝对关键。不能正确控制冻结就会导致生物制药液体的变质或全部损失。此外,由于经济原因,冻结过程不应该过慢。为了拥有更多有关冻结过程的信息,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容器已经开始配备温度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有利于获取容器内的信息。然而,这不是理想解决方案。首先,这种传感器被侵入地放置在容器内。因此,有必要使用不影响生物制药液体的材料来制造这种传感器而且还必须采用不污染容器所含物的形式与外界相连通,这有可能需要以密封和无菌方式通过容器四壁来附着。
此外,这种传感器仅提供局部信息,局限于其所放置的位置。只要液体显著处于液态,容器内的自然对流运动或热处理中位置上的不一致都有可能不能被这些局部传感器所检测到。此外,一旦传感器所处位置的那部分生物制药液体已经在冻结过程中凝固,则除了该精确位置的信息之外,也不能从该传感器中得到其它进一步信息。在解冻过程的开始时利用这种方法也很难监测。
一种解决方案可能是增加传感器的数量。然而,除了上述侵入和无菌问题,这种系统的成本也会随容器体积成比例地增加,这是不可取的。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WO 2012/044403近来提出通过超声成像来监测冻结面的演变。尽管这种系统很有前景,但是目前需要一种简单、廉价且非入侵式的替代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表述具有下述权利要求的特征。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监测盛装在用于容纳将在液态和冻结状态之间转换的生物制药液体的容器中的生物制药液体的冻结状态的装置。容器包括由塑料制成的外围包层,用于且适于与冻结接收器相关联。
适用于监测冻结状态的装置包括传感器,适于探测作为容器宏观参数的控制参数,以及分析系统,适于根据容器的宏观参数来确定生物制药液体的冻结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多利斯斯泰迪姆北美公司,未经赛多利斯斯泰迪姆北美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50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