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4392.3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5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山江和幸;辻博也;若鲁·克帝章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3/12 | 分类号: | H05B33/12;H01L51/50;H05B33/02;H05B33/2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元件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使用它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也称作“有机EL元件”),通常已知有在透明基板的表面依次层叠有由透明电极构成的阳极、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注入层、阴极的构造。在有机EL元件中,通过对阳极与阴极之间施加电压,将由发光层发出的光穿过透明电极、透明基板向外部取出。
在有机EL元件中,在产生各种各样的颜色作为发光色的情况下,进行将波长不同的发光材料的发光色混合的处理。特别是在得到作为照明用途而重要的颜色的发光的情况下,例如进行将红色发光、绿色发光和蓝色发光的三色混合的处理。作为发光材料,已知有荧光发光材料和磷光发光材料。这里,提出了使荧光发光单元与磷光发光单元层叠的多单元构造的有机EL元件(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4408382号及日本专利第4797438号)。多单元构造的有机EL元件也称作所谓的串列式(tandem)元件,为按每个发光单元进行发光的构造,所以在能够形成适合于各个发光单元的元件结构这一点上有优点。
但是,在多单元构造的有机EL元件中,要求进一步的发光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效率较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照明装置。
本发明关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至少具备3个发光单元。多个上述发光单元由用下述式(1)表示的加权平均发光波长λS为380nm以上且小于550nm的1个以上的短波长发光单元、和用下述式(1)表示的加权平均发光波长λS为550nm以上且780nm以下的多个长波长发光单元构成。上述长波长发光单元的数量比上述短波长发光单元的数量多。
[数学式1]
在上述式中,P(λ)表示各波长下的波谱强度。
本发明关于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具备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发光效率较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层结构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层结构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表示比较元件例的层结构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表示CIE1931色坐标及该色坐标中的元件例的发光色点的图。
图5是表示距光反射性电极最远的发光单元的发光层中的波长λS与距离dF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发光单元中的因子a与波长λS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由图7A及图7B构成。图7是表示有机材料的吸收波谱的一例的曲线图。图7A是整体图,图7B是放大图。
图8由图8A及图8B构成。图8表示光射出的角度与光量分布的关系的一例。图8A是配光图案的示意图。图8B是辐射通量比的曲线图。
图9由图9A及图9B构成。图9是说明凹凸构造的一例的说明图。图9A表示平面图,图9B表示剖视图。
图10由图10A及图10B构成。图10是表示凹凸构造10的一例的平面图。图10A是四角格子的例子。图10B是六角格子的例子。
图11是表示照明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由本说明书公开。有机EL元件至少具备3个发光单元1。多个发光单元1由用式(1)表示的加权平均发光波长λS为380nm以上且小于550nm的1个以上的短波长发光单元1S、和用式(1)表示的加权平均发光波长λS为550nm以上且780nm以下的多个长波长发光单元1L构成。长波长发光单元1L的数量比短波长发光单元1S的数量多。根据该有机EL元件,长波长发光单元1L形成得比短波长发光单元1S多,从而能够提高整体的发光效率。因此,能够得到发光效率较高的有机EL元件。
图1表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的层结构的一例。
有机EL元件至少具备3个发光单元1。在图1的有机EL元件中,发光单元1是3个。当然,发光单元1也可以是4个以上。但是,如果发光单元1的数量变多,则元件设计有复杂化的趋向,所以从该观点看,发光单元1的数量优选的是7个以下,更优选的是5个以下,进一步优选的是4个以下,再为优选的是3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4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用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
- 下一篇:用于多类型电池的便携式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