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4392.3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5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山江和幸;辻博也;若鲁·克帝章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3/12 | 分类号: | H05B33/12;H01L51/50;H05B33/02;H05B33/2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元件 照明 装置 | ||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光透过性电极与光反射性电极之间,至少具备3个发光单元;
多个上述发光单元由1个以上的短波长发光单元和多个长波长发光单元构成,上述短波长发光单元的用下述式(1)表示的加权平均发光波长λS为380nm以上且小于550nm,上述长波长发光单元的用下述式(1)表示的加权平均发光波长λS为550nm以上且780nm以下;
上述长波长发光单元的数量比上述短波长发光单元的数量多;
上述长波长发光单元由磷光发光单元构成,上述短波长发光单元由荧光发光单元构成;
多个上述发光单元分别具备发光层以及设置在上述发光层的上述光反射性电极侧的电荷移动层;
距上述光反射性电极最远的上述发光单元的发光层与上述光反射性电极的距离dF满足下述式(2)及(3)的条件;
[数学式1]
在上述式(1)中,P(λ)表示各波长下的波谱强度;
[数学式2]
DF(λS)=n(λS)×dF (3)
在上述式(2)中,φ(λS)是由上述光反射性电极产生的相移;
在上述式(3)中,n(λS)是波长λS下的、将从上述光反射性电极到上述发光层之间充满的介质的平均折射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发光单元具有1个以上包含多个发光材料的上述发光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发光色的色温是2500K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43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用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
- 下一篇:用于多类型电池的便携式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