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零件搬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3619.2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4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南日出夫;米満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野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13/02 | 分类号: | H05K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陶敏;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福冈县远贺郡***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零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零件搬送装置,该电子零件搬送装置形成搬送路径以搬送电子零件,并在搬送途中对电子零件进行处理。
背景技术
电子零件搬送装置是沿着搬送路径来同时排列搬送多个电子零件,并在搬送路径上对各电子零件进行处理。电子零件的处理为电气特性检查、激光打标(lasermarking)等,在搬送路径上,配置有电气测试(test)单元(unit)及激光打标单元等各种处理单元。电子零件搬送装置将电子零件搬送至这些处理单元,并将电子零件载置于处理单元的载台(stage)上。在处理单元侧,对被载置于载台上的电子零件实施特定的处理。
电气测试单元的载台例如为插座(socket)。在插座中,配置有与电子零件的电极接触的端子。为了获得误差少的良好的电气特性测试结果,关键在于,电子零件的电极与插座的端子以适当的面积接触且未引起接触不良等。在激光打标单元的载台中,必须将激光对准电子零件的恰当位置。
因此,在处理单元中,重要的是电子零件与载台保持恰当的姿势并载置。然而,对于电子零件而言,有时会在朝搬送路径供给的供给时刻上产生交接失误(miss),从而未能以恰当的姿势予以搬送。而且,电子零件要在搬送路径上反复移动与停止,而且要反复进行与各种处理单元的交接,因此容易受到惯性力或碰撞等外力,有时会因该外力而产生姿势偏离。
因此,以往是在比处理单元靠搬送方向上游侧配置修正单元,该修正单元对电子零件进行摄像,并基于摄像结果来矫正电子零件的姿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修正单元对电子零件进行摄像,并根据图像数据来分析电子零件的姿势偏离。并且,修正单元具有XYθ载台等对电子零件的姿势进行矫正的装置,使这些装置朝二维方向移动或者变更方向,以消除姿势偏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165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电子零件搬送装置中,会发生姿势偏离的并不限于电子零件。处理单元的配置姿势也有可能从恰当姿势产生偏离。这是因为处理单元会产生设计误差、零件的制造误差、零件的装配误差、往装置中组装时的组装误差等。
当处理单元的配置姿势与恰当姿势存在差异时,无论怎样将电子零件修正为恰当姿势,都无法将电子零件与处理单元的载台保持为恰当姿势。因此,在电子零件搬送装置的装配作业中,为了实现处理单元的载台的恰当姿势,作业员要调整处理单元的组装位置及方向。该调整作业要求缜密性,因此会造成巨大的劳力负担,成为电子零件搬送装置的成本原因。
而且,在电子零件搬送装置中,有时也要搬送小批量(lot)多品种的电子零件。即,有时也要伴随品种改换而频繁地更换处理单元的种类。若该更换需要长时间,则因更换作业造成的电子零件的搬送停止将延长,与此相应地成为生产效率下降的原因。
若在该调整作业或更换作业时疏忽了缜密性,则最差的情况下会造成处理单元无法进行处理。例如,插座内的测定件无法恰当地接触到电子零件,从而引起测定不良。
进而,有时会在搬送路径上连续地配置同种检查工序。例如,连续排列多个电气测试单元的插座,将电子零件载置于所有插座中后,一次性地进行电气特性的检查。此时,有将实施同种检查工序的插座等载台各自配置于搬送路径上的形态、或者将插座等载台预先配置于共用的板(plate)上并将板配置于搬送路径上的形态。
在设置该共用板的形态中,虽可进行板的姿势调整,但难以进行板上的各载台的姿势调整。因此,因载台相对于板的组装误差,而无法将所有载台统一为恰当的姿势。于是,没有进行调整作业的余地,从而产生在若干个载台中无法进行处理之虞。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零件搬送装置,该电子零件搬送装置不会对针对处理单元的载台的姿势调整加重负担,而能以与载台一致的姿势来载置电子零件。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野精机株式会社,未经上野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36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