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附属装置及连接缆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9644.3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9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真治;原田英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73 | 分类号: | H01R13/73;G06F1/16;G06F1/18;H01R13/5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张雨,李婷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附属 装置 连接 缆线 | ||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被连接端子、盖和旋转抑制部件,
前述被连接端子能够与连接缆线连接,
前述盖装备在前述被连接端子的附近,前述盖经由铰链部被能够开闭地支承于电子设备的箱体上,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在前述被连接端子上连接有前述连接缆线的状态下,抑制前述连接缆线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既定量以上,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具有与前述箱体的外表面相比向外侧突出的突起,
当前述连接缆线在被连接于前述被连接端子的状态下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时,前述突起和前述连接缆线抵接,由此,抑制前述连接缆线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既定量以上,
前述既定量为,当前述连接缆线在被连接于前述被连接端子的状态下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时前述连接缆线不与前述盖抵接的量。
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被连接端子和旋转抑制部件,
前述被连接端子能够与连接缆线连接,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在前述被连接端子上连接有前述连接缆线的状态下,抑制前述连接缆线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既定量以上,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能够相对于电子设备的箱体拆装,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具有自转抑制突起,前述自转抑制突起抑制该旋转抑制部件相对于前述箱体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自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前述自转抑制突起是形成于前述旋转抑制部件的外表面的突起,前述突起通过在前述旋转抑制部件自转时抵接于前述箱体的既定部分,来抑制前述旋转抑制部件的自转。
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被连接端子和旋转抑制部件,
前述被连接端子能够与连接缆线连接,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在前述被连接端子上连接有前述连接缆线的状态下,抑制前述连接缆线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既定量以上,
前述被连接端子配置于形成在电子设备的箱体的外表面上的凹陷部内,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具有自转抑制突起,前述自转抑制突起抑制该旋转抑制部件相对于前述箱体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自转,
前述自转抑制突起接触于前述凹陷部的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箱体上设置有能够与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嵌合的突出部。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被连接端子和旋转抑制部件,
前述被连接端子能够与连接缆线连接,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在前述被连接端子上连接有前述连接缆线的状态下,抑制前述连接缆线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既定量以上,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具有能够将前述连接缆线插入的开口。
7.一种附属装置,前述附属装置在将连接缆线向电子设备的被连接端子连接时被使用,其特征在于,
前述附属装置具备嵌合部、旋转抑制突起和自转抑制突起,
前述嵌合部能够嵌合于前述电子设备的箱体的一部分,
前述旋转抑制突起在前述嵌合部嵌合于前述电子设备的箱体的一部分的状态下与前述箱体的外表面相比向外侧突出,
前述自转抑制突起形成在前述附属装置的外表面上,以便通过在前述附属装置自转时与前述箱体的既定部分抵接,来抑制前述附属装置的自转,
前述旋转抑制突起的位置形成为,在前述嵌合部被嵌合且前述连接缆线被连接于前述被连接端子的状态下,在前述连接缆线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既定量时,该旋转抑制突起与前述连接缆线抵接。
8.一种连接缆线,其特征在于,
前述连接缆线具有连接端子和附属装置,
前述连接端子能够连接至前述电子设备的被连接端子,
前述附属装置为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附属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96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