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类病斑表型的抑制子SLM1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80018854.0 申请日: 2014-01-30
公开(公告)号: CN105143455A 公开(公告)日: 2015-12-09
发明(设计)人: J.S.贾奎斯;J.季;G.乔哈;A.伦纳德;李柏林 申请(专利权)人: 纳幕尔杜邦公司;普渡研究基金会
主分类号: C12N15/82 分类号: C12N15/82;C07K14/415;C12Q1/68;A01H5/0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邹雪梅;李炳爱
地址: 美国特拉华***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类病斑 表型 抑制 slm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领域涉及植物育种和遗传学,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植物改良的重组DNA构建体。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13年1月31日的美国临时申请61/758937的权益,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玉米类病斑突变体(Johal等人1995BioEssays17(8):685-692)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难懂的植物细胞死亡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极佳的模型。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许多类病斑的表型是不同的,表明天然变体可被用于遗传分析这一现象的过程以搜寻修饰物。先前的研究(Penning等人2004Genome47:961-969)在玉米近交系Mo20W的2号染色体上鉴定了一个抑制隐性类病斑突变les23的主要数量性状座位(被命名为slm1,类病斑-1的抑制子)。

发明内容

本公开包括了用于调节Slm1活性的方法和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调节Slm1在宿主植物或植物细胞中的表达以调节农学特性的方法。

附图说明和序列表

根据以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以及序列表,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以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以及序列表形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图1A-图1C示出了在玉米中图位克隆slm1和在slm1处的四个突变等位基因。图1A:F2和BC群体的slm1遗传图谱。标记的上方显示了以厘摩为单位的遗传距离,并且标记的下方显示了重组体的数量。图1B:对来自野生型和Mo20W的在slm1区间的BAC克隆进行测序和注释。图1C:在玉米slm1中的四个突变等位基因的基因结构和分子表征。

图2:在玉米中les23的基因结构和突变等位基因。

图3示出了在SLM1和LES23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LES23的全长蛋白质与来自Va35的N末端(1-187位氨基酸)有物理相互作用,但与来自Va35的全长SLM1或来自Mo20W的预测截短产物没有物理相互作用。

图4示出了slm1的精细作图步骤。

图5示出了来自BC8F2种群包含2、1、0个Slm1-Mo20W拷贝的les23-ref纯合植物(分别为从左至右)。

图6A-6B示出了来自各种植物种类的LES23同源物的多重比对。所述比对使用ClustalW比对方法进行,多重比对的默认参数是:GAPPENALTY=10,GAPLENGTHPENALTY=0.2,DelayDivergentSequences=30%,DNATransitionWeight=0.5,ProteinWeightMatrix=Gonnet系列,DNAWeightMatrix=IUB。在所有植物种类中在位置19处的脯氨酸是保守的,但在les23-ref突变体中变成了亮氨酸。

图7示出了slm1和les23相互作用的工作模型。

序列描述以及所附序列表遵循如37C.F.R.§1.821-1.825所列出的关于专利申请中核苷酸和/或氨基酸序列公开的规定。

SEQIDNO:1-SEQIDNO:46是本研究所用的引物。

SEQIDNO:47是来自Va35的野生型Slm1基因座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

SEQIDNO:48是来自Va35的野生型Slm1基因座的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SEQIDNO:49是来自Va35的野生型SLM1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SEQIDNO:50是来自Mo20W的突变体slm1基因座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

SEQIDNO:51来自Mo20W的突变体slm1基因座的核苷酸序列,其对应于SEQIDNO:48,蛋白质编码区。

SEQIDNO:52是SEQIDNO:51的翻译产物,存在多个翻译终止密码子。突变体slm1基因座编码截短的蛋白质(SEQIDNO:73)。

SEQIDNO:67是野生型Les23基因座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

SEQIDNO:68是野生型Les23基因座的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SEQIDNO:69是野生型LES23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普渡研究基金会,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普渡研究基金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88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