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及其制造方法、发泡性颗粒及其制造方法、预发泡颗粒以及发泡成型体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17982.3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3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寺崎慎悟;森岛直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57/00 | 分类号: | C08F257/00;C08F2/44;C08J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聚苯乙烯 交联 树脂 颗粒 及其 制造 方法 发泡 以及 成型 | ||
1.一种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其为使具有30~1000nm的范围的平均粒径的聚丙烯酸酯系树脂微粒分散在聚苯乙烯系树脂颗粒中而成的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
使所述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约1g溶解于25℃的甲苯50ml时的不溶凝胶成分的含有率为5~25质量%的范围,所述凝胶成分在25℃的甲苯中显示10~20的范围的溶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其中,所述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包含来自交联剂的成分,所述交联剂为脂肪族二甲基丙烯酸酯或脂肪族三甲基丙烯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其中,所述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其中,相对于聚丙烯酸酯系树脂微粒100质量份,以1~10质量份的范围包含所述来自交联剂的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其中,所述不溶凝胶成分的含有率为10~25质量%的范围,所述凝胶成分在25℃的甲苯中显示15~20的范围的溶胀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其中,所述聚丙烯酸酯系树脂微粒由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或它们的混合物的聚合物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其中,所述聚丙烯酸酯系树脂微粒具有200~500nm的范围的平均粒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其中,所述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具有0.3~2mm的范围的平均粒径。
9.一种发泡性颗粒,其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以及挥发性发泡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泡性颗粒,其中,所述挥发性发泡剂为以戊烷为主成分的挥发性发泡剂,其含量相对于发泡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为2~10质量%的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泡性颗粒,其还包含作为熟化促进剂的羟基脂肪酸酰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泡性颗粒,其中,所述羟基脂肪酸酰胺为12-羟基硬脂酸酰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泡性颗粒,其中,相对于所述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的树脂成分100质量份,以0.01~0.50质量份的比例包含所述羟基脂肪酸酰胺。
14.一种预发泡颗粒,其是使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泡性颗粒预发泡而得到的。
15.一种发泡成型体,其是使权利要求14所述的预发泡颗粒发泡成型而得到的,具有0.014~0.20g/cm3的范围的密度以及50~200μm的范围的平均气泡直径。
16.一种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在水性介质中,使由聚苯乙烯系树脂形成的种子颗粒至少吸收丙烯酸酯系单体和交联剂,然后使所述丙烯酸酯系单体聚合,从而在所述种子颗粒中分散形成聚丙烯酸酯系树脂微粒的工序;接着,
在所述水性介质中,使分散形成有所述聚丙烯酸酯系树脂微粒的颗粒至少吸收苯乙烯系单体,然后使所述苯乙烯系单体聚合,从而使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进一步生长的工序。
17.一种发泡性颗粒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泡性颗粒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在水性介质中,使由聚苯乙烯系树脂形成的种子颗粒至少吸收丙烯酸酯系单体和交联剂,然后使所述丙烯酸酯系单体聚合,从而在所述种子颗粒中分散形成聚丙烯酸酯系树脂微粒的工序;接着,
在所述水性介质中,使分散形成有所述聚丙烯酸酯系树脂微粒的颗粒至少吸收苯乙烯系单体,然后使所述苯乙烯系单体聚合,从而使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进一步生长的工序;
在使所述聚苯乙烯系树脂颗粒进一步生长的工序后或工序中,使挥发性发泡剂浸渗到所述聚苯乙烯系交联树脂颗粒中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79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偏光结构和偏光镜片的基于聚氨酯的粘合剂
- 下一篇: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